第四百零八章 這本書我看不懂!(第2/3頁)
章節報錯
除此之外還有一副精美的彩妝人物畫,是純古典的畫風,人物皆是女子,崔子健仔細數了數,一共有十二位女子,看上去風姿綽約,個個是絕妙人兒。
欣賞了一會美圖,崔子健這才翻開第一頁,首先映入是一首詩。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
“序言詩?什麼意思,意思書裡全是荒唐言嘛?呵呵,弘文,你要真是耗費了三年寫出一本荒唐書,那就真滑天下之大稽了。”
不過他知道這是自謙的話,文人一向喜歡如此,就算寫出一本好書,也會寫幾句類似的話語,無論古代還是現在的文人,均喜歡這個調調。
崔子健沒有去深究序言詩,他繼續往下翻去,直至翻到第一章,確切的說是第一回。
【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好傢伙,果然是古典啊!這章名太有感覺了。”
他剛稱讚了一句,在看到正文內容後,整個人都懵了。
......
【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待在下將此來歷註明,方使閱者瞭然不惑。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
....
連續看了三大段,數百字,崔子健才知道原來寫的是特麼神話,用弘文的話說,《紅樓夢》不是“人”寫的,是從天而降的,來源於一塊女媧娘娘遺棄在青埂峰下的補天石。
說是某天一個和尚與一個道士山下見這塊石頭竟然通靈了,便想讓它到人間的富貴溫柔鄉里體驗一下,後來不知過了多少萬年,有個空空道人來到這裡,看到一塊巨石上刻著許多字,記錄著補天石投胎人世間的一番經歷。
這就是《紅樓夢》的由來,還有個別稱叫《石頭記》,摻雜了一段簡短的神仙愛情故事,即木石前盟。
總之看的崔子健不知該如何評價,甚至覺得弘文有點飄了。
這有自吹自擂之嫌啊,天降神書,意思《紅樓夢》是神書嘛?
不過,別的不說文筆絕對是一流,頗具古風,看的他十分的舒適。
所以崔子健暫且按下了diss弘文的念頭,選擇繼續往下看。
而接下來就是第一回的正文了,說是有個叫甄士隱的人不小心丟了女兒,一場大火又把居住的家給燒了,去投靠岳父,結果這位勢利的老丈人僅給了他一些薄地。
甄士隱是個讀書人,根本不懂得下地侍弄莊稼,過得越來越窮,周邊的人也說他好吃懶做,貧困交加下,他抑鬱了,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這時,他遇到了一個跛道人,聽到道人嘴裡喊著。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
...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這七八句吟唱的詩,聽的甄士隱心中慼慼然,他急忙追上道士求解,道士卻哈哈大笑的說教了一番。
至此他徹底大徹大悟,跟隨道士出家了,臨行前還註解了一下,這個註解又是一首詩詞。
而這首詩詞崔子健記憶尤新,因為正是弘文三年前說的那首。
......
“原來詩名叫《好了歌》啊,世上萬般事,好就是了,了就是好。要不了,就不好,想要好,就是了....呵呵,很有意思,這下能證明他們的猜測錯了。”
看完這一段,崔子健露出了怡然自得的笑容。
這首《好了歌》拋去註解,全詩用語十分的淺顯,甚至可以說是大白話,很俗,但加上甄士隱的註解詞後,那可就是大俗之中見大雅了。
其意思也幾近明瞭了,是在隱喻批評社會現象,批評世人的貪慾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