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他必須來京都大學(第2/3頁)
章節報錯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這兩句寫的不錯,不過怎麼感覺這首詞的寫法有些熟悉啊!”
還沒等蕭國健仔細去想,就聽到自己的女兒驚呼了一聲。
“女孩子要矜持,飯桌上不要大呼小叫的。”
蕭國健瞪了女兒一眼。
女兒卻依舊指著電視機螢幕,臉蛋激動的通紅。
“爸,這是弘文啊!這是弘文啊!我可喜歡他寫的《你好舊時光》了,還有呂欽揚和凌一堯的故事....·”
“弘文....”
蕭國健聽到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卻一時沒想起來。
“就是陳天弘啊!你忘了你推薦給我看的《鄉村教師》就是他寫的。”
被女兒這麼一提醒,再去看電腦螢幕上的那個少年,蕭國健終於想起來了。
其實蕭國健和陳志德還是認識的,他以前是在金陵大學教書,幾年前才調到京都大學的,和陳志德曾經是同事,並且當初關係還不錯,至今他還存有陳志德的聯絡電話。
“這孩子還會做詩嗎?我只記得他寫寫的很不錯。”
“爸,弘文當然會寫詩詞啦。前段時間他在網上給馨兒姐姐寫了一首詞,寫的可好了!此心安處是故鄉,真美....”
女兒不忿的反駁,她可是弘文的忠實粉絲,即便面對是自己的老爸,也要維護自己的偶像。
蕭國健看到女兒的態度有些好笑,他沒有再繼續說話,繼續看電視螢幕,會不會做詩詞等會不就知道了。
而接下來就是一首藝驚四座的詞.....
蕭國健的女兒聽完後絲毫不顧及形象的在飯桌上歡呼,一向穩重的妻子聽得也是眼波流轉,不住的誇讚這是一首好詞,就連他的父母也是頻頻的點頭。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蕭國健把最後一句詞唸了一遍又一遍,仔細去品味這首詞的背後的韻意。
與家人只看詞的字面意思不同,蕭國健認為這首詞背後還有深意,應該不止單單講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詞的上半闕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到下半闕反而襯出了一個孤高淡泊,脫俗不染凡塵的女性形象。
特別是那句”燈火闌珊”,花燈本來就是絢麗多彩,而女子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這上下的反差感就有點別樣的蘊意了,很有可能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是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
文人都孤傲的!
如果真的還有這麼一層的蘊意的話,那麼這首詞的境界就完全不一樣了。用詞再絢麗,詞意再浪漫這都不能說是絕世好詞,只有借詩言意,寄詩育人,這樣的好詩才能傳世。
“好詞!好詞啊!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很不簡單啊!老陳生了一個好兒子啊!不行,這樣的好苗子必須要來我們京都大學,我得提前打招呼,別到時候被光華大學給搶走了。”
蕭國健誇讚了這首《青玉案·元夕》後,突然想起來陳天弘是一名高三的學生,他是知道陳天弘是不需要高考的,就憑藉那次中學生文學比賽的冠軍頭銜,陳天弘只需要等高考結束填志願的時候,把自己想去的大學填上就好了。
蕭國健本來是想等著過段時間再和陳天弘去接觸的,憑藉著京都大學的牌子,陳天弘應該會很樂意來他們學校的,畢竟放眼國內也只有同在京都的光華大學能和他們競爭一下。
說實話陳天弘目前在真正的主流文學圈子裡,提起他寫的那些青春,仙俠可能有人還真不知道,但要是提起《鄉村教師》那大家都會說,是那個高三的天才學生啊!這就是主流文學和網路文學的差異。
只是一部《鄉村教師》已經讓蕭國健關注陳天弘了,現在再加上這首詩詞,那麼他就不能再等待了。
經過這電視臺一報道,光華大學的招生辦肯定也會看到,這可是資訊時代。以他對老對頭的瞭解,光華大學招生辦絕對會提前下手。
想到這裡,蕭國健有些坐不住了,好的學生哪個大學都想要,要是非常天才的,哪怕是最頂尖的京都大學和光華大學也會爭得頭破血流的。
“不行,他必須來京都大學,天王老子來也沒用,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