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身處黑暗中的時候,腦海中的第一想法肯定是點亮光芒,因為這樣能給你帶來安全感。

可殊不知,當光芒亮起的同時,卻是你墮入深淵的開始,而吸引而來的“同伴”,或許是一位持槍獵人....

得償所願的鄒應德終於看完了“黑暗森林”的劇情,總得來說還是挺滿意的,連他這個有著東方情懷的人都感到震撼,更別提那些西方人了。

相較而言,書中的這個設定更受西方喜歡,因為他們崇尚的就是“適者生存”和“威脅論”,參考前世的美國就可以得知。

雖說細究之下還有點小瑕疵,不過畢竟是,又不是現實。

如果現實中的宇宙也像中描述的那樣的話,他們所在的“文星”早就被外星獵手給幹掉了。

只是鄒應德還有些擔心,寫的是很震撼,不知道翻譯能不能將本意譯出來,特別是“黑暗森林”理論,估計要下點功夫。

“明天得好好的給老李說一聲,“水滴”和“黑暗森林”這兩段一定要譯好....”

鄒應德這樣想著,手不自覺的向口袋摸去,受書中劇情的感染,他也想抽支菸。

奈何忘了一點,他已經戒菸許久了,原因是兒女不讓抽,對身體不好。

而且這個時間點了,下樓去買也不現實,所以鄒應德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

煙沒得抽,那就繼續吧,也沒幾章了,看完回家的路上再買。

想來下面的劇情應該不會有什麼反轉了,也沒有什麼需要反轉了。

.....

黑暗中的交談還在繼續,即便羅輯知曉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但因為“水滴”封死了太陽,他不能繼續發射“咒語”,希望或許已經不復存在。

重新成為面壁者的羅輯終於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將他的妻子和女兒喚醒,可此時人性的惡已經觸發,聯合國拒絕了這個要求。

和兩百年前一樣,以此為工具要挾羅輯拯救地球,拯救人類。

羅輯雖然憤怒,但也無可奈何,他告訴了聯合國因為“水滴”的存在,咒語無法傳送。

聯合國轉而讓他透露咒語的秘密,羅輯同樣拒絕了,因為那是一個同歸於盡的“咒語”。

三體人的世界距離地球太近了,即便三體人遭受“黑暗森林”打擊,地球同樣會被摟草打兔子,一起陪葬。

而且一旦他說出,下場就會和第二位面壁者一樣,被人用石頭砸死。

聯合國也無語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大家已經把你當成救世主,你總得做點什麼吧,不能放任你回到當初,整天喝酒享樂吧!

於是雙方協議之下,羅輯領導了“雪地工程。”

雪地工程最初是為了追蹤“水滴”的行蹤,但因為第一次成功之後,三體人學聰明瞭,對剩餘的九個“水滴”的發動機進行了調整,暫時追蹤不到了。

他們讓羅輯領導這個工程,也是想借助他的威望悄悄製造出可提供政要官員逃跑的安全路線。

對於這個工作,羅輯倒是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了進去,並且提出了自己設想。

只不過這些設想在當代人看來充滿了“古老”時代的幼稚。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就對他越失望,所有人都知道這個計劃沒有意義,一個追蹤“水滴”的工程有啥用?

追蹤到了不還是打不過....

大家都期望羅輯能拿出一個真正的救世方案,比如再傳送一次咒語什麼的。

這是一個失望和希望來得一樣快的時代,群眾的耐心終於消磨殆盡,他們再也無法忍受羅輯的無所作為。

有些人懷疑之前的咒語都是個騙局,畢竟羅輯是個天文學家,他可能提前預測到了那顆恆星會爆炸。

羅輯再一次跌落神壇,從一個救世主淪為了大騙子,成為了人人喊打過街老鼠!

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了,居委會的大媽決定驅逐他,還有人成群結隊的來到羅輯樓下,朝窗戶扔石塊,破口大罵。

身心疲憊的羅輯沒有爭辯什麼,他已經被工作還有道德完全壓垮,消瘦的幾乎無法支撐起身體的重量。

走出小區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話,帶走了一樣東西,一把鐵鍬!

【我是該走了,如果做錯了什麼事,請大家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