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還有另一個西遊?(第3/4頁)
章節報錯
在文學論壇上點進去第一熱度貼,馮子傑先簡單瀏覽了一下,果然他看到了有不少跟帖開始批判社會,說著命運的不公,說《悟空傳》簡直寫到他們心裡了,他們要學習書中的主角,像體制發起挑戰,而且跟帖裡的話語戾氣很重,甚至都有點極端了。
見狀,馮子傑立馬開始發帖子。
【白羽】:看到大家討論的這麼熱鬧,我也來說說《悟空傳》這本書吧!
這本書所講的故事情節,我就不在闡述了,想來看過的書友們都很明白,我就說說這本的寓意主旨吧!
相信很多書友都看出來了,《悟空傳》裡有兩條主線,也就是兩個寓意,一種是愛情,一種是對人生,對生命的思考。
嚴格來說《悟空傳》是本神話,比如書中的如來佛祖,菩薩,玉帝王母等等這些都是神仙,就連師徒四人也沒有一個是人類。
無論是在道教還是佛教的文獻裡,這些人是沒有感情的,自然也不可能有愛情,可在這本書中作者卻賦予了他們更多的人類情感,比如大家所關注的書中三對人物的愛情。
說到愛情,我剛剛看到一個熱度很高的跟帖,是【憶夢冬雪】寫的,對書中的人物角色的愛情進行了點評,很不錯,所以我就不再針對這三段愛情一一詳細的說了,就說個總結吧!
愛情是人的正常本能需求,對愛情的追求是人的正當慾望,兩性間忠貞和純潔的愛是美的,為了追求愛的自由而同阻撓壓抑他們的環境進行抗爭,這有更有明顯的社會意義,所以就這一點來說,《悟空傳》寫的很不錯,不過還是希望書友們不要盲目追求書中的愛情。
下面我說說《悟空傳》的第二層寓意,就是作者是對人生對生命的思考。
這本書叫《悟空傳》,顧名思義,講的自然是孫悟空的故事,這沒錯。可要我說,其實這本書從思想上講的是唐僧,只不過用另外一種形式(悟空)表現了出來。
因為無論從對生命的思考,還是釋和道的精神,還有哲理性的對話,基本都是和唐僧這個角色有關的,悟空只是一個動詞。
比如唐僧說的那句“鴻蒙初闢原無姓,打破頑冥須悟空。”
這就是人生的哲學思考,意思是在初始的時候,人本無性善性惡之分,只是在後續的人生道路上有了形式和所謂的社會規則,也有了各種各樣的煩心事和不順利。
那我們怎麼做那?
後半句就告訴我們要放下成見,從問題最初的時候重新思考,找到解決辦法。需要自我放空,也就是凡事要想開!
說到這裡,書友們可能會說,我可以像孫悟空那樣,踏破規則,追求自由。
可我要告訴大家,社會是需要制度的,一個完全自由的社會是不存在的,書中的自由只是理想中的狀態,就和青春一樣,逝去是必然的,原始的自由被納入有序的社會制度也是必然的。
孫悟空的挑戰只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而已,並不是說讓我們真盲目的去挑戰社會的規則,就連孫悟空不也是沒有跳脫書中的世界,他也只是對命運的不公抗爭罷了。
我想作者是透過這個角色,告訴大家一種生活的態度,當我們遇到什麼事情學會怎麼去面對,參照考慮應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至於生命的本質,作者也並沒有給出一個答案,這個答案我想誰也給不出,這需要用我們用自己的人生去思考,在這本書裡生命的意義,是戰鬥(奮鬥),生命不止,奮鬥不止。
正如孫悟空所說“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鬥過,我反抗過,我不後悔,這就足夠了。”
說到這裡我得誇弘文這個小子一句,別看他年紀不大,對人生的思考真的不一般。
不過,我挺期待書中的一個伏筆的,西遊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到。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最後再說一句,終歸是,大家別代入現實。
【孤獨的小文】:給馮老的點評點贊,特別是第二段,說的真好。我現在處於大學三年級,正好處於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苦苦掙扎的境地,您這段點評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謝謝您!大愛《悟空傳》,可是我不懂您最後說的伏筆是啥意思?還有伏筆嘛?作者不都填上了嘛!
【閒雲千里】:我認同馮老爺子的看法,是,現實是現實,在生活中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但不可能都成為孫悟空,即便我們有那個魄力去挑戰規則,可是結果不會像這麼圓滿。
《悟空傳》讓我看到了我曾經年少輕狂的樣子,可青春已然不再,就作為青春的祭奠吧。生活還要繼續,我也奉勸剛剛說話的幾位書友,冷靜一下,別那麼極端,咱們這個社會制度還是很好的。
【打灰機大隊長】:嘿嘿!我本來打算辭職的,想著辭職的時候在揍老闆一頓,看完馮老的點評,我決定放棄這個想法.....冷靜,莫衝動。
【風逸瀟湘】:樓上的我和你選擇不同,我要離職,我不願意做沙悟淨,不願意去補琉璃盞。
【為你受盡冷風吹】:我到沒有你們那麼多事,我就把《悟空傳》當成網路看的,代入啥現實啊!馮老爺子,你說的伏筆是指金箍的故事嗎?還是指啥?我是真沒看出來還有啥伏筆啊!麻煩您老人家再給大家解解惑唄。
【再見浮生】:我說也是,大家就,別那麼多事,誰都想做孫悟空,前提你得有他那麼大的力量,況且咱們的社會很美好啊!哪有那麼多偽善的仙神...馮老爺子,您再給說下伏筆唄?我們真的沒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