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西遊....就是個悲情故事吧!還有希望嗎?孫悟空?”

......

在外面大戰的時候,天庭的囚獄裡,那隻丟失了記憶的悟空甦醒了過來,他的頭仍然在痛,痛的他幾欲死掉,是金箍在縮小。

他記起來自己也是自煉丹爐中重生的,只是不知道怎麼出的丹爐,反正當時懵懵懂懂的,只記得一位慈眉善目的女人遞給他一個亮閃閃的金箍,並告訴他。

“戴上這隻金箍,就能自由了!”

即便他丟失了記憶,但是內心的深處最崇尚的還是自由....於是他戴上了這隻金箍,也接受了的自己的使命,護送唐僧西行取經,成功後他將重獲記憶。

“觀音就是個老銀幣,怎麼哪裡都有她!”

郎世奇對觀音這個角色討厭到了極點,而接下來的劇情,更是讓他無比堅定了自己這個想法。

因為觀音又出現在悟空面前,並且哄騙他出去對付另一個自已,條件是成功後替他摘下金箍。

被金箍折磨痛不欲生的悟空答應了下來,有人為他拿來了紫金冠和黃金甲,這是齊天大聖當年的裝束,又有人幫他披上赤紅染成的披風,只不過悟空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如果五百年前的大聖看到的話,會告訴這個他,缺失的是一條紫色披巾。

......

接下來的劇情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邏輯怪圈,郎世奇看到兩隻幾乎一模一樣猴子戰在了一起,甚至他們倆出招都是一樣,可謂是將遇良才,旗鼓相當,打的昏天黑地,日月無光。唯一的區別並不是一位身穿戰甲,而是頭上的金箍。

也許是兩人的戰鬥太過於激烈,恍然間,時空錯亂。帶著金箍的悟空回到了以前的花果山,遇到了一隻松鼠,並根據她的指引找到了斜月三星洞,在這裡他看到了一隻稚氣未脫的猴子在拜師學藝。

這隻猴子在寺院門口跪了六天,等來了一個白衣人,白衣人叫金蟬子,在他的指引下,猴子終於拜師成功,也說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匯聚成一句話就是。

“我要天下再無我戰不勝之物!”

這一切都被穿越而來的悟空看在眼裡,他想起了些許記憶,這句話也改變了歷史,只不過這個歷史不是此書的歷史,是悟空的師傅須菩提眼裡的歷史.....(必須說下,這個是伏筆!後面寫西遊記的伏筆)

而下面的章節劇情,將唐僧和悟空的往事一一揭開。

......

“原來猴子的名字是在金蟬子的提示下才有的,鴻蒙初闢原無姓,打破頑冥須悟空....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位金蟬子就是唐僧的前世吧!這也是一位叛逆者,竟然敢和如來爭論佛法,呵呵,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死啊!”

郎世奇同樣不用看下面的劇情,就知道金蟬子失敗了,一個體制內的人去挑戰體制的天花板,能勝了才有鬼了,即便金蟬子的道路是對的,但這個世界上有些事不是你說的對就能贏得,這就叫現實。

郎世奇也知道了那隻沒帶金箍的悟空為啥要殺了唐僧,原因很簡單,是因為唐僧的前身金蟬子的一句話,一句非常賤的話。

原因是這樣的,猴子自從出生後有一根鐵棒相隨,現在他學藝時,覺得這鐵棒很是礙手,就給丟棄了。

一旁的金蟬子卻賤兮兮的撿起來說。

“悟空你不要亂丟東西,你把鐵棒扔掉會汙染環境的,要是砸到小朋友怎麼辦?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對的....”

悟空依舊不想要,說:我要這鐵棒有何用?”

金蟬子的回答是:“將來若是有人腦袋不開竅,你就用它敲醒它!”

就是這句話為以後唐僧的死埋下了伏筆,因為唐僧腦袋不開竅。

......

須菩提發現了穿越而來的悟空,勸他留在這室外之地,忘卻前塵往事,說悟空現在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觀音和如來安排好的,西遊就是一場被精心算計的騙局,他頭上的金箍是取不下來的,具體原因不能說....

奈何取名悟空,卻偏偏悟不了空,已經明瞭大半記憶的孫悟空不願意忘記過去。

怎能忘了東海水,忘了花果山,忘了西天路,忘了路上的人?

即便我已經知道這是宿命的安排,呵呵,可我這一生放蕩不羈,只為鬥!戰!勝!即使是設好的局,我也不會認命!

“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

......

書中的悟空的這句話看的郎世奇又是熱血澎湃,其實在開始的時候,郎世奇並不喜歡孫悟空這個角色,認為孫悟空就是個失敗者,配不上齊天大聖這個稱號,可是現在....郎世奇覺得是這個稱號配不上孫悟空。

就如同紫霞說的那樣,你是妖王孫悟空,何來齊天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