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意思?”白金鑫沒聽懂。

“白天做夢的話叫白日做夢你不知道?你可以選擇在晚上的時候這麼問我。”

陳天弘轉過臉認真的回答,不過那眼睛裡露出的捉狹之色還是讓白金鑫看到了。

“靠,你小子這是諷刺我啊!看招,無敵風火輪!”

....

振華中學學生們的參賽作品在被學校收集完成後,市教育局的人就立刻裝上車帶走了,他們要抓緊送到教育局大樓進行初步篩選,此刻大樓裡已經有幾百名教師開始在稽核了。

因為參賽的學生太多,不可能把所有的作品直接送市作協。就比如振華中學一共有2000多名學生,參賽的學生將近三分之一。整個金陵市像振華這樣的高中學校有幾十所,再加上初中學校,整體算下來參賽的學生也有好幾萬。

這要是擱在前世,這種比賽一般都是每個學校先自己篩選,最後送往評選的也就幾十件稿子罷了。但在這裡因為關注度高,所以就由當地的教育局統一收集稽核。

負責稽核的教師也不是從初高中學校選的,是從當地大學抽調的,再加上教育局自己的人。而且這些學生的作品是不會署名的,只有校名和編號,編號對應哪個學生學校會留底,但稽核的人是不會知道的,這也是為了公平。

比如陳天弘的爸爸陳志德這次也被教育局抽調了,要是署名的話,正巧看到自己的兒子的文章肯定會重點照顧一下。當然透過了也不代表能獲獎,畢竟還有作協那一關,但就賽制而言還是要做到儘量公正。

事實上是那天晚上的第二天,陳志德就被抽調走了。這導致他沒顧上自己的兒子,本來還想著指導一下陳天弘的,可惜計劃永遠比不上變化。

市教育局大樓裡,整個大樓裡都沉浸在緊張的氣氛中。一輛輛滿載學生參賽作品的車駛入教育局大門,接著工作人員把作品稿件從車上搬下來,再送到大樓裡交給負責稽核的教師。

抽調上來的教師們也被分成了幾十個小組,因為工作量太大,時間又很緊張。他們在稽核的這幾天吃住都在教育局裡。

最終他們會從幾萬部作品裡選出質量好的選送市作協,這些作品裡一大半都會被直接淘汰掉。

陳天弘的爸爸陳志德正在快速的稽核送來的作品稿件,他熟練拆開檔案袋,取出裡面的紙張。

稿件上寫著《河山》,這是文章名,在其一旁還有個題材型別,上面書寫的是抒情散文。每個稿件的開頭都會這麼寫,這是方便稽核的人知道你寫的是什麼題材,是什麼型別的。

陳志德簡單看了一下,直接把稿件放在了右邊的大紙箱子裡,整個過程1分鐘不到。這個大紙箱裡已經快要被紙張稿件堆滿了。

看完這一個,陳志德沒有停留又開啟下一個檔案袋,這次還是散文,不過型別寫的是敘事散文。這一件陳志德多看了一會,然後他把稿件又放回了檔案袋,這次放到了左邊的中型紙箱裡。中型紙箱裡的稿件比大紙箱少了許多。

毫無疑問放到右邊大紙箱的是被淘汰的,左邊的紙箱裡是初審透過的。

初審的時候稽核人不會看的太仔細,因為時間不夠。一般只會看下你的敘述能力,文筆,還有作品表達主旨清不清晰等,像詩歌,散文這種字數較少的幾十秒時間也能判斷出好壞。

這邊裝著振華中學參賽作品的車已開進了教育局,工作人員過來開始搬運作品稿件。很不巧這些作品並沒有送到陳志德所在的稽核小組,而是送到了他的隔壁。

文志華也是一名大學教師,不過他是有副教授職稱的,在金陵市的教師圈子算是有點名氣。他是第12小組稽核組長,組長不用和陳志德這些組員一樣大海撈針似的審稿。只需要把組員稽核過的再次把關一下,確定最終上報的參賽作品就行了。

“各位老師辛苦了,又送來一個學校的。大家抓緊稽核把,剛剛我看了一下大家稽核過的,標準還是有些低了,大家再稍微提高一下。學生是不容易,但我們也要對教育局負責,不然把一些差的作品送到作協,到時候丟的不止是咱們的臉。”

文志華見新到了稿件便站起來對組員說道,他對剛剛稽核過的稿件還是不太滿意。

組員們紛紛答應,他們的確是心疼學生,可組長說的也對,得負責。

接下來他們再拆看新到的稿件時候就提高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