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平靜的波瀾(第1/2頁)
章節報錯
新聞釋出廳裡,發言人開口對記者回復:“這是我主持記者會以來第一次有記者朋友提問學術問題,這很好,這說明的是我國科研、教育事業的發展已經得到了世界的關注,至於一篇論文就挑戰原有金融秩序,我想問一下各位,原有的金融秩序這麼脆弱啊?”
發言人簡單的回答著,在開這一場釋出會之前,發言人已經收到了上面的指示了,他不知道為什麼一篇論文能在一個國家層面的日常釋出會上出現,但是從他得到的指示思想來看,這篇論文是至關重要的。
很多人都不會相信一篇論文就會改變世界的,包括記者也是,他只不過是找契機發起攻擊罷了,畢竟那篇論文他看都沒看,只是聽財經圈子裡很多朋友都在談論這篇論文。
......
很有意思,按理說這麼一篇備受國際經濟學者和金融從業者關注的學術論文是國家科教事業的發展的標誌啊,國內輿論鋪天蓋地的輿論宣傳有點太誇張,但是專業的教育、財經類的新聞也應該報道一下啊。
可是從官方的新華日報到各種各樣的營銷號,沒有任何一個關於韓森和他的論文的訊息。
而與此同時,全世界金融界卻在熱烈的爭論著這篇名為《跨區域網際網路清算與支付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的學術論文。
美元在國際貨幣領域有著絕對優勢的中心化地位,其實如果美國是很公平、公正的,美元中心化對全球金融穩定和經濟發展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美國經濟一出現衰退,美聯儲就“降息”、“放水”,一下子就會把全球經濟拉下水,讓全世界為美國的經濟衰退買單。
美元,已經在中心位置處太久了,而韓森的《跨區域網際網路清算與支付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裡,提出的並不是用另一種或者另外幾種貨幣代替美元的中心化位置,而是直接藉助網際網路安全的資訊傳遞和高效的資訊處理,實現去中心化,在各國貨幣高效率跨區域的流通的同時,國際匯率實時變動。
經濟健康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資本健康、高效流通,韓森這篇藉助網際網路科技實現跨區域清算支付的文章已經擺在了世界各個國家央行的辦公桌上。
這篇文章太過敏感了,韓森作為一個學者,光明正大的發表出來,就是想要名利,大家都可以理解,而且都願意給韓森足夠的名利。
但是,如果任何國家層面開始重視這篇論文,那就很敏感了,因為這是對原有國家金融體系的衝擊,這足夠美帝跟全世界拼命了。
所以,這出現一個很神奇的現象,各個國家的政府官員、金融精英都在討論韓森的論文,但是BBC、路透社.....所有的媒體卻銷聲匿跡,沒有任何一家媒體敢亂說話。
全世界只有幾個不起眼的與美國作對的小國家在拼命的鼓吹韓森的這篇論文,表示要重建國際金融秩序。
甚至,中東幾個國家還給韓森發出了國事訪問的邀請。
而真正的大佬們,安安靜靜的,好像並沒有看到這篇論文。
於是,一次國際會議上,幾個聯合起來的小弟拿著韓森的論文興奮地煽動著:“二大佬、三大佬、四大佬、五大佬,你們不激動嗎!這是幹下大大佬的機會啊!”
“別亂說話啊!”
“二大佬,這是你們國家學者的論文啊!我才不信你沒想法呢!”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
......
一篇論文多重?幾微克重的墨跡再加上幾克重的白紙?不,一篇論文是可以改變世界的。
韓森穿上了一身整齊的西裝,踏入了燕郊的一棟秘密的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