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過著,“春華”將要變成“秋實”,新的學年開始臨近,全國各地,一個個大學新生準備著開學、憧憬著大學裡美好的生活。

一個個迎新群裡,學長和學姐們也使出了各自的“十八般武藝”,在迎新群裡裝著*,吸引著菜鳥們的注意,渴望著得到一個小學妹或者一個小學弟。

而這個夏天對韓森來說只有辦公室裡涼爽的空調和秦靖優秀的廚藝。

當然,一個夏天過去了,現在也到了韓森收穫的季節了。

辦公室涼爽的空調下,韓森最後整理了一下厚厚的兩篇論文:

一篇數學論文:《費馬大定理淺析——大整數質因數加密》

一篇經濟學論文:《跨區域網際網路清算與支付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這兩篇論文排在重點是數學論文《費馬大定理淺析——大整數質因數加密》。

韓森沒有直接丟擲費馬大定理的證明,而是剝下了一部分,用費馬大定理作為工具,韓森提出了一種加密演算法,這種加密演算法將對網際網路資訊保安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而有了加密做資訊傳遞的支援,韓森的第二篇論文關於跨區域金融清算與支付就有了現實的支援,這將對全球金融系統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只要這兩篇論文帶來的成果能讓世人接受,那麼之後,韓森丟擲《費馬大定理的證明》這個“核彈”,韓森遭到的懷疑和阻力就會減少很多。

......

數學論文,韓森直接發給了自己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導師,山姆國科學院院士、菲爾茲獎得主蘭伯特教授,也是《數學年刊》的專業編輯之一。

而經濟學論文韓森直接發給了《美國經濟評論》主編柏克曼。

這份《美國經濟評論》是目前世界上經濟學領域最聲譽卓著的學術期刊之一,由美國經濟學會(American&nic Association,AEA)於1911年創立,

《美國經濟評論》的創立宗旨是使讀者能瞭解掌握經濟思想和重大經濟事件的發展程序;研究內容涉及經濟理論、應用經濟學和經濟政策的各個領域;重點論題隨經濟學界關注的問題而變化。《美國經濟評論》發表的論文有較大的“風向標”意義,基本引領了當前和今後幾年對經濟界具有極為重要意義的研究課題。歷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及世界最著名的經濟學家幾乎都有重要的學術論文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

當然,除了《美國經濟評論》經濟學方面頂級的期刊還有例如《經濟學人》之類的其他期刊,但是韓森在美聯儲工作的時候跟《美國經濟評論》的主編柏克曼一起共事過,所以,韓森就直接把自己的論文發給了柏克曼的私人郵箱。

......

普林斯頓大學,韓森已經離開這裡半年多的時間了,作為韓森研究生、博士期間的導師蘭伯特現在很後悔當初那麼早就放走了那個“東方小子”,因為韓森離開之後,蘭伯特在也沒有找到一個能像韓森一樣用起來得心順手的學生了。

蘭伯特的辦公室裡,助手準備了一杯咖啡,蘭伯特開啟了郵箱,直接開啟了他這個學生的郵件,幾MB的PDF檔案,蘭伯特一看題目,立馬來了興趣:《費馬大定理淺析——大整數質因數加密》

“這小子挑戰費馬大定理了,讓我看看你最近怎樣了吧!”

韓森的這篇論文直接跨過了審稿編輯,進入了專業編輯的視野。

......

而在耶魯大學,從美聯儲開會回來的柏克曼開啟了自己的郵箱,瞬間數不清的郵件向他湧來,簡單的一瀏覽,柏克曼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Sen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