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吃月餅。

但這些天一直奔波在路上。

蘇若楠的姨娘給她端來的了月餅。

漢族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

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且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徵意義。

“多謝姨娘。”

蘇若楠臉上帶笑,咬著小巧的月餅。

側室及為妾,沒有轉正,孩子多叫姨娘。

“小楠若是平日裡多笑笑,定然會更加好看。”蘇姨娘笑呵呵的說了一句:

“我聽人說,寨子裡來了一個能文能武的小夥子,長相也頗為英俊,就是不知小楠有沒有意思?”

“師傅說了,此子是要做大事的人,但是不是一個好夫婿,師傅他也說不準。”

蘇若楠笑了笑,咬著月餅:“姨娘,我若是嫁人,必定要嫁一個我心生喜歡的人。”

“哎,話是這麼說,可咱們山寨裡那些男人,醜的各有特點,哪一個能配得上我家小楠呢。”

蘇姨娘握著蘇若楠的手道:“現在好不容易來了一個能入眼的少年人,

不僅可以輔助你兄長,若是他懟你有意思,小楠可不要輕易放過啊!”

“姨娘,我知道了。”蘇若楠淺淺的笑了笑。

對於這波催婚行為,她早就免疫了。

在大明,二十歲的她,早就屬於待字閨中的超級老姑娘了。

等蘇姨娘走了,蘇若楠抓起劍,準備外出走走。

田間地頭上。

秦祚明脫了鞋子,挽起褲腳,準備去稻田裡抓魚。

“老九,你這是做什麼?”雷大頭拽出煙桿隨口問道。

“老八,你沒瞧見老百姓田裡的鯉魚,都氾濫成災了,我得下去幫幫他們。”

雷大頭:???

一旁準備說上兩句話的稻田老頭:九大王他什麼意思?

稻田魚,三國時期便有了記載,特別是在成都附近的平原。

現在瓦屋山上也養了稻田魚。

稻田魚不僅可以提高稻子產量,還能豐富百姓的菜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