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說多了我也饞的慌。”

眾人深以為人的點點頭,小夥子說的話也太饞人了。

秦祚明嘆了口氣,語氣頗為落寞的道:“想想我以前,也跟嬸子大爺們一樣,天天的飽一頓飢幾頓的。

渾身餓的都沒力氣,肚子裡像是有一百隻老鼠撓一樣。

肚子咕嚕嚕的大聲叫,然後餓的小聲叫,最後餓的反酸水,暈倒在地。

只能像牲口一樣,喝一肚子涼水充飢啊!

走起路來肚子咣噹咣噹的,就這我還得給趙家老爺放牛耕十畝地啊!

趙家老爺稍有不順心,還時不時的給我幾鞭子,就是嫌我耕地耕的不直溜,我餓的眼花,都看不清路。

要麼他就是他單純的覺得,打我幾下,他很高興,覺得可樂。

這種牛馬不如的苦日子,我以前活的像是在地獄裡!

咱們這些種地農民的生活,真的是像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又像是海水煮黃連,苦上加苦啊!”

秦祚明這個訴苦大會的引子一開始,眾多百姓便深有感觸。

這個娃子一聽,就是受過苦的,像是在苦水裡泡大的一樣。

現場的哪個人,不是從小在苦水裡泡大的?

“哎,想我每天起的比雞還早,可一年到頭來,想讓孫兒吃飽飯都難啊!”

一個大爺忍不住落了淚:“老頭子我活了這麼大歲數吃不吃得飽,沒啥。

就是可憐我那孫兒五歲了,還餓跟竹竿似的,我心疼啊!”

老大爺嘣嘣的錘著自己的胸口。

“爹,都怪兒子我沒用!”

旁邊粗壯的漢子臉上也都是愧疚之色。

他一個壯年男人,沒有賺到足夠的口糧讓家人吃飽,還倒欠了徐家老爺許多租子,都還不上。

這番話,確實是引起了窮苦百姓的共鳴。

每個人都情緒低落,日子還能有啥盼頭?

闖王他什麼時候能來!

小旗官鄭路張著嘴巴阿巴阿巴的說不出話來。

總旗大人他捱餓這事是真的,他可以作證,因為捱餓的也有他。

可是給趙家老爺放牛,還挨鞭子打,這事太假了吧?

這事放石柱縣根本不可能發生,有哪個不要命的人敢如此欺負總旗大人?

先不說她姑姑秦良玉當朝正二品大員,在石柱縣說一不二。

總旗大人的三個哥哥,兩個外甥。

那都是握著刀把子的人,因為總旗大人是遺腹子,所以他們從小把總旗大人當兒子養的。

哪個人會讓他受一點點委屈?

說是從小在蜜水裡泡大的一點都不為過。

鄭路瞧著總旗大人,他竟然把自己都說的掉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