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7章 剝絲抽繭(第1/2頁)
章節報錯
拜別劉盈,又在司馬門同季布、武虎、趙堯二人分別,走在回家的路上,陽毅只覺一陣欣喜難耐。
——御史大夫趙堯,同樣是劉盈陣營的人!
而且和燒劉盈冷灶的季布、因劉邦命令而支援劉盈的武虎不同,趙堯同陽毅一樣,是主動投身劉盈陣營的!
對於趙堯此人,陽毅也有一定了解。
御史大夫江邑侯趙堯,在青史上留下的唯一一處記載,便是奇計取御史大夫周昌而代之。
說來此事,在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當中,也就發生於去年,高皇帝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黥布)之亂,回到長安之後。
彼時,劉邦已為流矢所擊中,重病不起,廢劉盈太子之位,以劉如意為儲的計劃也已腰斬,劉邦便整日臥榻不起,悶悶不樂。
見劉邦整日鬱鬱寡歡,符璽御史趙堯便硬著頭皮問道:陛下因何憂心?
對於趙堯,劉邦自然也是百般信任。
想來也正常:符璽御史,本職可是代天子掌管符節、玉璽!
若不是全然信任,劉邦也不可能讓趙堯一個外人,擔任自己的符璽御史。
趙堯這一問,劉邦也並沒有隱瞞,直接道出了心中的憂慮。
劉邦說:我快不行了,等我死後,趙王劉如意就沒人看顧了;
皇后和趙王的母親戚姬有怨,我怕我死後,趙王和戚姬會被皇后害死。
聽聞此言,趙堯只稍一笑,對劉邦建議道:陛下如果擔心趙王和戚姬,可以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做趙王的國相;
如此一來,陛下百年之後,皇后也不會有機會迫害趙王;趙王在,戚姬也不會出事。
劉邦聞言,頓感醍醐頓開,又又問:那該派哪個老臣,去做趙王的王相呢?
於是趙堯提議,派御史大夫汾陰侯周昌擔任趙相,以保護趙王劉如意,免其遭皇后呂雉的迫害。
就這樣,原本位列三公,為漢‘亞相’的御史大夫周昌,被趙堯一個無名小卒三言兩語,趕去做了趙相。
在前世,從《史記》當中看到這個故事時,陽毅只覺稍有些荒誕,卻也沒反應過來到底是哪裡不對。
劉邦死後不久,趙王劉如意便被太后呂雉毒殺,趙相周昌自愧有負劉邦信重,沒能保護好劉如意,因而‘抑鬱而終’的記載,也將陽毅心中的孤疑所化解。
但這一世,親身參與進這段‘撲朔迷離’的歷史時期後,陽毅才終於發現:太史公筆下的‘趙堯奇計取代周昌’,究竟是哪裡不對勁了。
——取代周昌御史大夫之位的趙堯,並非開國元勳!
就連趙堯被封為‘江邑侯’,都是因為在去年年末,漢室平定代相陳豨叛亂的過程中,立下功勳才獲封!
這幾件事分開來看,或許都沒什麼不對。
但當陽毅將‘劉盈心腹’的身份提前代入進去,再回過頭去看這段往事當中,趙堯所扮演的角色,事情就變得非常有趣了。
趙堯提議讓周昌去做趙王相,以圖劉邦死後保護劉如意,免遭呂雉迫害,這一點無可厚非。
作為開國元勳中數一數二的佼佼者,汾陰侯周昌,也確實有這個威望和能量。
但周昌卸任御史大夫,繼任者為什麼是趙堯?
漢開國元勳,光徹侯就足有一百五十六位,資歷、能力符合御史大夫之職的,更是不下十指之數!
劉邦為何不從這些開國元勳中,選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臣,如王陵、陳平等人接替周昌,而是讓趙堯這個無名小卒做御史大夫?
就因為御史大夫的位置,是因為趙堯的建議才空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