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侍中。”

待陽毅被季布拉著狂奔到宣室殿,卻並不見天子劉盈的身影。

反倒是另外一道熟悉的身影,在陽毅走入殿內後主動上前,對陽毅稍一拱手。

看清那人面目,陽毅自是不敢怠慢,趕忙快步上前,搶在那人拱手之前,將其扶起。

“梁鄒侯萬莫如此,實在是折煞晚輩……”

對於梁鄒侯武虎的出現,陽毅並不覺的意外。

故郎中令梁鄒侯武虎,作為高皇帝劉邦留給兒子劉盈的親衛長,哪怕被呂雉無故罷職,且本身對劉盈又沒多少忠誠可言,也必然會出於‘不辜負高皇帝信重’的本心,而堅定不移的支援劉盈。

再加上陽毅稍稍使了點心思,讓劉盈‘被動’拉攏了一波武虎,更使得武虎這個‘皇黨分子’的可靠性,提高到了完全不用懷疑的程度。

季布、武虎俱在,劉盈又叫上了自己,這讓陽毅對季布所言的那樁‘禍事’,不由暗感心緒沉重起來。

而當一道腰掛銀印,身系青色綬帶的身影出現在視野當中時,陽毅不由下意識稍瞪大了眼睛,開始打量起那道陌生的身影。

漢官制:凡秩‘比二千石’以上者,皆銀印青綬!

也就是說,包括比二千石,及更高階的二千石、真二千石,中二千石等級別,理論上都是銀印青綬。

再高一級,便是食祿萬石的丞相、太尉,正宮皇后,以及周朝官制下的‘週三公’——太傅、太師、太保三者,皆為金印紫綬。

從這個規則來看,在漢室,看見一位男子腰掛金印,身系紫色綬帶,基本就可以認定其身份:不是丞相,就是太尉!

而‘銀印青綬’的打扮出現時,卻並不單純意味著此人的品秩,是‘比二千石’及以上。

——要說比二千石,如今身為中郎將的季布,秩祿就是比二千石!

季布身上可有銀印、青綬?

沒有!

這是因為在漢室,尤其是在長安朝堂,銀印青綬,是專屬於九卿的榮譽象徵!

除九卿之外,只有地方郡守被召長安時,能光明正大的以‘銀印青綬’的裝扮,出現在眾目睽睽之下。

如此說來,陽毅身前不遠處那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漢九卿!

想到這裡,陽毅頓時感到困惑不已。

對於如今的三公九卿,陽毅就算原本沒有了解,在宮裡做了好幾個月侍郎,也已有了大概的認知。

漢九卿,分別為內史、少府、典客、太僕、廷尉、衛尉、郎中令、奉常,以及宗正。

就陽毅所知,此時的九卿當中,宗正暫時處於空缺。

少府自不用說,正是陽毅的老爹陽城延掛名;內史安國侯王陵,陽毅更是剛從人家裡出來。

郎中令曲逆侯陳平、衛尉曲成侯蟲達二人,一個是投效呂雉的投機者,一個是周呂侯呂澤的部舊,不大可能出現在此時的宣誓殿內。

擔任奉常的,是老儒叔孫通;廷尉為汲侯公上不害;太僕汝陰侯夏侯嬰;典客廣平侯薛鷗。

——好巧不巧,這四個人,陽毅也都曾在宮內見過,雖談不上熟悉,卻也記住了這些人的長相。

九卿出缺者一,剩下八個位置又都排除……

“這個時候,應該不會有地方郡守入長安吧?”

稍一思慮,陽毅便自顧自搖了搖頭。

——就算有地方郡守恰巧來長安,也不應該以‘銀印青綬’的裝扮,出現在這場明顯是‘皇黨核心成員’才能參加的議論當中。

想不出個所以然,陽毅只好遠遠對那人一拱手,微笑著點點頭表達善意,便不著痕跡的挪動腳步,來到季布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