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王劉肥到達長安後又半個月,其餘幾位關東諸侯,也終於磨蹭著抵達長安。

長沙王吳臣身為如今漢室僅存的一家異姓諸侯,自然很有逼數的乖乖在家閉門謝客。

楚王劉交則自持輩分,也沒太摻和晚輩們的事。

吳王劉濞身為宗親,又與趙王、梁王等宗親諸侯同輩,但在此次抵達長安的六位劉氏宗親二代諸侯中,只有劉濞一人,非劉邦血脈……

六個人,五個親兄弟,自然而然,身為大表哥的劉濞,也沒能融入到‘二世宗親諸侯’的圈子裡去。

而其餘幾人,在抵達長安的第二日午時,便不約而同的在由屬臣陪同著,來到了劉肥的齊王府。

趙王劉如意隻身前來,只帶了十來位護衛;代王劉恆,帶來了代相傅寬;梁王劉恢帶的是國相王恬啟;淮陽王劉友,也同樣帶上了自己王相。

光是從這陣容就不難看出:今日,與其說是四個弟弟拜見兄長劉肥,倒不如說是幾位年幼的諸侯王,被自己的國相拉來打探情況。

待四王、三相分而落座,主人公劉肥,也終於面帶疑慮的出現在了客堂之上。

“弟如意、恆、恢、友,拜見兄長!”

“臣寬、恬啟、不疑,參見齊王!”

與四位弟弟、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次序問禮,劉肥便略帶些疑慮,終是忐忑不安的在上首坐了下來。

——有了上次那回事,劉肥對‘座上位’,已經有了深深地心理陰影……

“自高皇帝五年,王兄為高皇帝冊立為齊王,弟便久思兄長而不能相見。”

“一別近十載,齊王兄別來無恙否?”

循聲抬起頭,劉肥的注意力,便被左手邊眉目清明,面帶銳意的少年所吸引。

“如意……”

看著這個十歲的弟弟,劉肥不由感到一陣彆扭。

沒辦法,如今的劉如意,才剛剛年滿十歲;在七年前,劉肥被老爹劉邦封為齊王,趕去東海沿岸就國時,三弟劉如意,才剛剛學會說話。

再加上彼時,呂后剛結束自己在項羽手中長達三年的‘囚徒’生涯,戚夫人正得寵,與呂后針鋒相對。

劉肥自小生長於呂后膝下,對於戚夫人及其子嗣,劉肥縱是身為長兄,也不敢表現出絲毫親近之意。

再說誇張點:就算說劉肥根本不認識劉如意,二人還是第一次見面,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老三劉如意如此,年僅八歲的老四劉恆,以及均為七歲的劉恢、劉友,那就更不用說了。

——劉肥離開長安,前往齊都臨淄就國時,四弟劉恆才一歲,五弟劉恢、六弟劉友更是剛出生沒多久!

看著眼前四個與自己血濃於水,卻絲毫沒有情誼可言,甚至稱得上是‘初次見面’的弟弟,劉肥不由感到無所適從。

但很快,劉肥就調整好了情緒,擺出了一副略顯虛偽的和善。

“寡人自無恙,只當年離別之時,三弟方習得言語;一別多載,三弟已為丈夫矣!”

中規中矩的客套一番,劉肥看著劉如意那酷似父親的眉眼,以及時時刻刻散發出蓬勃氣息的面龐,不由暗自思量起來。

“怪不得父皇臨終之前,欲以如意為儲!”

“盈弟雖仁善,然終不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