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崇高的身份,使得呂雉在說出每一句話、做出每一個舉動之後,都必須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

就拿方才,劉盈歡喜的跑到長樂宮,報出‘喜當爹’的訊息一事來說:

如果呂雉剛才,真就火急火燎跑去未央宮,去探望兒媳、孫子,那明日一大早,八成以上的朝臣百官、功侯勳貴都會跳出來,來一出‘泣血百拜,請立太子’的好戲!

這個邏輯也不難理解:皇長子剛一出生,太后就親自去看了,這還不能說明太后的青睞?

如果這點‘暗示’都看不明白,那外朝這幾百號人精,豈不就就白活這一把年紀了?

而此事成敗且先不論,緊隨‘請立太子’其後的,必然是立後。

——人家姑娘家生下皇長子,您老人家也親自去探望過了,如今不把皇長子立為太子也就算了,再不把皇長子的生母立為皇后,那就說不過去了吧?

這樣一來,哪怕呂雉力排眾議,擱置冊立儲君一事,立後之事,呂雉也根本無法阻止。

沒辦法:漢承秦制、周禮;而按照周禮當中的規定,政權傳承規則,不外乎父死子替,立嫡立長。

就好比高皇帝劉邦冊立太子,就是按照‘立嫡立長’的規則。

劉盈雖非長子,卻是皇后呂雉所生之嫡子,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則,太子只能是劉盈,也必須是劉盈。

除非劉邦把皇后換了,呂雉不再是皇后,劉盈也就不再是嫡子;這樣,劉邦才有可能讓其他兒子做太子。

這也是為什麼在幾年前,劉邦打算廢黜劉盈的太子之位,讓劉如意做太子時,皇后呂雉惶惶不可終日,窮思阻止劉邦易儲的原因。

——換太子,是和‘換皇后’直接掛鉤的!

——劉邦想換太子,就必須先換皇后!

從這個角度上而言,呂雉當時,其實並不全是保住了兒子的太子之位,而是先保住了自己的皇后之位,順帶保住了劉盈的儲位。

母憑子貴、子憑母貴,不外如是。

現如今,呂雉已然做了太后,兒子劉盈也坐上了皇位,有了第一個兒子。

但對這個長孫,呂雉卻有些喜歡不起來。

“婢女所生……”

“若皇長子為儲,待吾兒百年,今日之婢女,豈不當坐主長樂?”

一想到區區卑賤宮女,憑藉見不得人的骯髒手段勾引了兒子,為兒子生下皇長子,將來還要做漢家的皇后、太后,呂雉便覺得一陣反胃。

就好比後世的球王貝利,看著一個個乳臭未乾,職業聯賽都還沒踢上兩年,就揚言要做球王的晚輩們時,心中飄過的那句話。

——你也配?

當然,作為太后,呂雉不可能僅僅只因為皇長子的生母出生卑微,就對那個還未曾謀面的孫兒帶有敵意。

但凡是個人,有了隔代血脈,都必然會感到來自靈魂深處的喜悅。

至於兒媳……

“來人!”

只一聲輕呵,門外頓時就有甲士二人走入殿中,對呂雉拱手一拜。

就見呂雉稍昂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殿內的兩位甲士。

“傳曲逆侯陳平、潁陰侯灌嬰、絳侯周勃、闢陽侯審食其、曲成侯蟲達等,至長信殿議事!”

帶二位甲士拱手應諾,呂雉又一思慮,叫住了其中一人。

“令長樂西宮門尉呂祿、酈侯呂臺二人,於二時辰後至宮外待召。”

待甲士領命而去,呂雉方從軟榻上起身,嘴角邊沿,終於掛上了那一抹刺人的冷意。

“皇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