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禮服
章節報錯
看著眼前這個這個男人的模樣眾人說不出來的心疼,這原本是一個長相俊朗的年輕人,不管是照片中陽光大笑的樣子,還是杉澤海復原出來因為膚色還沒有來得及調整的清秀小夥,都使得眾人看見農堯松現在的模樣都感覺到萬分的心疼。
眾人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緒之後將農堯松面部的假皮輕輕的揭掉,被燒傷的面目全非的樣子再一次的呈現在了眾人的面前,假皮做的很好,幾乎還原了農堯松的樣子,但是越是這樣越摘下這一塊矽膠做的面板,眾人的心情就越是沉重。
很多時候沒有對比你就永遠無法直觀的感受到那樣子的衝擊力,農堯松看著一張張的假皮還是很是感慨的,他沒有想到自己原來還真的有機會再一次的見到自己曾經的模樣。
農堯松展現的並沒有眾人想象中會有那麼大的情緒波動,有著的更多的是對於婚禮自己給妻子驚喜的嚮往。
留戀過去沒有太多的意義,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很多的美好擁有過能夠被記錄下來就已經是很辛福的事情了,事情也遠比預期要來的好了不知道多少,有很多曾經被他們保護過的人們,也在盡力的保護他的一個小小心願,那還有什麼不能夠滿足的呢?
杉澤海將農堯松送走之後就開始製作假皮的顏色了,這也是一個很耗費精神的事情,要知道每個人的面部都是有很多的細小血管的,為了保證真實感受這些血管是需要畫出來的,之後在覆蓋數層薄薄的膚色才可以達到預期想要的真實效果,這也很考驗一個人對於顏色的敏感程度。
面部的膚色也是在不同的區域呈現不一樣的狀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好在現在杉澤海手裡的活並不多,而且所剩下的時間還是比較的長的,完全在婚禮之前還是來得及的。
服裝那邊杉澤海也抽空去看了,他們結合農堯松的職業特色,選擇了一個暗紅色的西裝,暗紅色的西裝使得整體的造型會更加的瀟灑,標準的燕尾服上刺繡著一些金色的花紋,既有西式簡單的美感又有東方的美學夾雜在中間,內襯選擇的是一個白色的襯衫,上面稍微閃爍著淡淡的流光,這是一種帶著珠光色材質的布料。
內襯的選擇主要是考慮到了萬秀娜的希望有大海的感覺,於是在新郎的禮服上選擇了這些特殊的布料去呼應新娘服裝以此做到些許的呼應,領結選擇的是墨藍色的領帶,上面點綴了燦爛的小碎鑽作為星光,就好像是在說有幸在億萬星光中尋覓到了你身影一般的浪漫。
鞋子選擇的是一雙簡單的黑色皮鞋,因為服裝上的裝飾已經很多了所以在鞋子上並沒有太多的設計,選擇了一個傳統的西式皮鞋。
接著是新娘萬秀娜的服裝,新娘的服裝眾人在打底的主顏色上還是選擇了帶著少許流光的白沙,外面用淡藍色的藍紗做了海浪的漸變色彩,但是並不會顯得突兀,所有的藍色都是蘊藏在了每一道褶子上。
這也使得整體的婚紗更加具有質感,胸口用淡藍金色的針線純手工刺繡了一朵淡藍色的玫瑰花,上面也放了一些細小的淡藍色的亮珠,以更加優美的方式去呈現它的一個質感。
裙尾的設計就是海浪一層層的疊加的質感,看上去還是很夢幻的。
鞋子的設計眾人選擇了貼滿細小水鑽的設計方式,鞋子能夠看見的部分全部用白色的細小水鑽鋪滿,猶如一雙水晶鞋一般。閃閃發光可以說得上是震撼了,原本眾人是想選擇用藍色的水鑽的,但是杉澤海否定了眾人的想法,畢竟裙子已經使用了藍色,鞋子在用藍色的話會顯得有些許的多餘,這樣看上去也不是特別的舒服,所以還是選擇了潔白的鞋子。
接著是頭紗的處理,頭紗是漸變色的樣子,整體從中間慢慢像四周間變成淡淡的藍色,這樣的漸變處理還是很難的,眾人廢掉了很多的白沙之後才得到了一件滿意的作品,不是因為太藍了就是因為漸變做的很奇怪,好在在眾人不斷的嘗試中還是得到了最想要的一種效果,頭紗上眾人沒有選擇做太多的裝飾,有一個很好看的漸變就足夠了,多不一定是好,有的時候還是簡潔一些會更加的美觀。
然後就是頭上的一些飾品了,眾人購買了一些巴洛克珍珠去捉了一件精美的簪子去固定頭紗,這也再一次的扣上了星娘所向往的主題。
婚禮上眾人還未兩個新人準備了一件便裝,因為儀式結束之後還是需要去敬賓客酒的,便裝還是沿襲了正裝的風格,只是在很多的地方選擇了簡化的處理,使得整體看上去會變得十分的幹練和整潔。
服裝的進度和款式杉澤海都還是很滿意的,有蔡憶這個小富婆在很多需要擔心的問題都被小富婆透過鈔能力給順利的解決了。
看著眼前的成品蔡憶都想自己穿上去試試,眾人只好答應她在她婚禮的時候也會根據她的想法做一件婚紗出來。
杉澤海此刻都可以預想到眾人拿著一堆粉紅色面料無措的表情了,要知道蔡憶可還是那個對粉色情有獨鍾的小蘿莉啊。粉色婚紗不是不能做,但是暖色的東西會很容易顯胖,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點,但願蔡憶在過幾年後不再那麼執迷於粉色了。
婚禮上的服裝眾人並沒有打算讓新郎新娘提前試妝,畢竟還是想要在婚禮的當天給眾人一個驚喜的。
舞臺設計那邊,舞美團隊在得知萬秀娜喜歡大海的時候,就準備將現場設計成一個滿是海洋氣息的場景了,地面上鋪滿了潔白的白沙,中間的舞臺眾人模擬了海水的質感和波動製作了一個上層是玻璃下面是可以流動的水花的場景,底部鋪設了藍色的LED燈帶,這樣波光淋漓的效果也就呈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