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你也不要緊的(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葉曉拒絕雷浩文入股+拒絕給雷浩文提供商業上的建議,直接讓雷浩文暴走。
這倒也正常,這個世界上不少人都是這樣,你要是發達了,你不帶他的話,他就天天詛咒你趕快死。
在雷浩文看來,葉曉是他的哥們。
既然作為他的哥們,發達了帶帶他不是應該的嗎?
葉曉倒好,非但不肯帶他賺錢,他讓葉曉提供一些意見,葉曉居然都不肯提供。
他發誓一定要混起來,用錢狠狠打葉曉的臉,好好出一出今天受的這口氣。
從葉曉這裡受到了刺激,雷浩文沒有再多做猶豫了,第二天就拿著房產證去銀行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貸了兩百萬出來,找到李思雨,正式入股李思雨的來電了電池租賃公司,盼望著半年後能夠發財。
……
忙碌起來的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的功夫,三個月就已經過去了。
李思雨的來電了公司已經開了三個月,業績並不好。
想開一個網路電池租賃公司,那得在全國各地都要據點,據點裡得有電池讓客人租,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且可能需要很久才能實現盈利。
就跟共享單車一樣,全國各個城市弄據點放單車出租,鋪設那麼多據點,放那麼多單車,不需要成本嗎?
前期的投入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在全國鋪設完了,沒等實現盈利,先一批鋪設的單車就出現損舊的情況了,又得購買新的單車頂替,結果一直都是虧損的狀態。
投資人可沒有耐心,連續幾年都虧損,紛紛撤資走人了。
得不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了,共享單車很快就涼了。
李思雨的網路電池租賃公司是一樣的道理,想要實現盈利比共享單車還要更加困難。
因為單車這東西的技術含量說實話不高,批次訂造的話,更是能把成本壓到一個很低的數字。
某寶上某牌子共享單車的同款只需要幾百塊就能買回家,至於造價幾千塊,那都是共享單車公司吹出來,讓弄壞了單車的人買單。
李思雨的來電了公司產品很模糊,到此要做哪些方面的業務,就連他們自己都傻傻搞不清楚。
電池也是分很多種的,有充電寶、電瓶車的電池、汽車的電池等等很多種。
李思雨創業的時候,壓根就沒想清楚自己要做哪方面的電池租賃,又犯了創業者好高騖遠的大忌,想著充電寶、電瓶車電池、新能源汽車電池全都做。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就她拉到的七百萬投資,夠乾點什麼呢?她出租一部分電池,比如汽車電池的造價可是比單車貴了無數倍,
各類共享單車在全國鋪設燒了幾億十幾億甚至幾十億,鋪設成本更高的李思雨花光了那七百萬,連魔都都遠遠覆蓋不了,只能在魔都較為發達的地方設一下據點。
據點也得租金?剛起步的時候得招點人據點到處跑吧?
短短三個月時間,李思雨就把錢燒了個精光,更是看不到一丁點盈利的希望。
電池租出去只能收那麼一點租金,根據李思雨自己的公司估算,光靠出租的話,去掉租據點的成本和公司的運營成本,得五六年才能實現盈利。
可是,共享電池這東西,顧名思義,就是很多人一起使用一塊電池,使用頻率比一般人高多了。
就拿充電寶和汽車電池來說,有幾塊充電寶能用六年不壞的呢?汽車電池連續跑六年,就算不出問題維修,續航折損也沒法看了吧?這還是一般人使用的情況,共享折損只會更快。
換句話說,五六年後,等李思雨的公司理論上可以實現盈利了,又會面臨新的問題,電池都老化了,該換一批的,李思雨哪裡來的錢進行更新迭代呢?
李思雨不是沒有想過繼續拉投資,但那些大老闆都不是傻子,看到李思雨的公司虧損這麼嚴重,一毛錢都不給投。
她的公司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開到盡頭了,馬上就可以關門了。
抵押房子投資了兩百萬的雷浩文看來電了公司是這麼一個情況,心都碎了。
這一波,他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非但沒有等來李思雨說的暴富,還賠上了一套房子。
銀行讓他貸款是有期限的,期限一到,他還不上錢,銀行就可以透過法院拍賣他的房子,收回之前貸出去的兩百萬加利息。
真到了那一天,雷浩文就從一個魔都的本土土著,變成無根人士了,連家都沒了。
最讓雷浩文崩潰的是,公司幹倒閉了,李思雨還要玩騷操作。
公司倒閉了,她還要裝大頭,給所有的員工發放三倍工資。
這絕對是對投資人的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