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請寶貝轉身(第1/2頁)
章節報錯
本站收錄的所有均由本站會員制作上傳,純屬個人愛好並供廣大網友交流學習之用,作品版權均為原版權人所有。
本站尊重他人的智慧財產權,如果版權所有人認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會損害你的利益,請指出,本站在確認後會立即刪除。
本站僅提供儲存空間,屬於相關法規規定的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的網路服務提供者,且未直接透過收費方式獲取利益,
適用於接到權利人通知後進行刪除即可免除責任的規定。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群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Copyrig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執行時間:0.394447秒
ICP備案號:湘B2201000813網際網路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湘)字11號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0]129號
那蝴蝶一出,便若入夢境,妙不可言,蝶翅微動,似有萬千法術湧現。
紫微大帝對陳景一點也不陌生,在他的眼中,陳景儘管是在凌宵寶殿憑劍域讓天下震驚,在他的心中始終把他看成後輩,隱隱有著輕視,哪怕是他自己也知道要重視,卻仍然還會不自覺的輕視了。
許多事總是這樣,未臨頭之時,任憑別人怎麼說,也是如風過樹梢,而無法如斧劈樹身那般的深刻。
紫微大帝只覺那是一柄再純粹不過的劍,劍自琴下地飛出,一劍梟首而來。
紫微大帝在這一剎那精血法和就像隨著琴音疏散了開來,一時難聚。這個過程當然是極為短暫的,也不過是在頃刻之間地,可就是這一剎那的時間裡,足以讓他身死。
“慢。”
紫微大帝那滿腔的驚恐與不甘終於湧出,化為這一個“慢”字,雖是發自肺腑,卻不是真言,也不是法則,所以並不能阻止迷天劍。
迷天蝶那滿身的劍光刺入紫微大帝的眉心,紫微大帝眼中的生機在這一剎那間迅速的消退,原本倒映著迷天劍蝶的眼眸轉眼成了死灰色。也就在他的眼眸化為灰色的一瞬間,身上的生機已經絕滅,豐潤的肉身迅速乾癟下去,在蝴蝶朝後退飛開時,紫微大帝竟是化為一張彩紙朝地上飄落,卻有一個小玉葫在人形彩紙飄落向地面的那一剎那出現。
只見那小玉葫上竟有著嘴與眼,才一出現,陳景透過迷天劍蝶竟是有一種窒息的感覺,他只覺得那個玉石葫蘆是有生命的。
陳景感覺到了心悸,直朝殿外飛去。一閃一逝倒了殿門口。
石巖在那玉石葫蘆出現的那一剎那,只看了一眼,手中琴音一變,變得飄渺虛幻起來,而他整個人也在琴音之中如迅速的淡去。
就在迷天劍蝶與石巖都要消失在這紫微宮中之是,長著眉眼的玉石葫蘆的雙眼之中突然激射出兩道虹光,虹光只一瞬間便已經落在了那即將自紫微宮大門而出的迷天劍蝶身上,即將消失於虛無石巖雙眼也與虹光相接。
只見迷天劍蝶身形一頓,石巖越來越淡的身影也是止住了。
而這是,陳景暗道一聲不好,眼睛一瞪,雙眼之中精芒爆射而起。同時聽到紫微宮中傳來一聲“寶貝轉身。”
這聲音清嫩如小孩,聽在陳景的耳中,卻像是被人一刀刺進了心中。
只見那迷天劍蝶身上劍光爆漲的一剎那,浮現出一處金色的符文,那是《黃庭》經上的真言。儘管如此,迷天劍蝶依然像被脫去了一層,蝶身為的極淡的沒出了紫微宮。
石巖幾乎是在同時之間,琴音爆漲,雙手在琴上猛按,石巖的臉突然又浮現出一張臉來,只是這張臉卻扭曲的慘叫一聲後,石巖的整個身體便消失在殿中。
而這時,殿中的神將與妖王們立即醒了過來,紫微大帝已經成了一張栩栩如生的彩紙落在地上,而那玉石葫蘆在虛空一轉,便已經消失了。
眾神將與妖王一個個化為顏色各異的靈光朝紫微宮外而去。
中央星門之下,突然有一人蝴蝶撞在那垂下靈光上,頓了頓,在那一剎那間彷彿烙印在靈光之中。
“鐘聲未響,誰也不能擅自出入。”
中央星門之上響起這聲音,同時有兩人一閃而下。其中一人已經一刀劈向了那隻蝴蝶,卻在一刀劃過之後,蝴蝶如煙一般的散去。
另一個沒有出手驚疑道:“出去了嗎?”
“應該出去了。”出刀的星門神將說道。
可就在他們話未落之進,一聲琴音響起。他們倉促轉身,只見虛空中一個壟袍人自虛無之中浮現,抬手在石琴上一拔,一片五顏六色的光華罩下,兩個星門神將手中的刀才舉起便已經不再動了,灰衣人只一閃,便自星門下消失不見了。
迷天蝶是劍靈,相當於陳景的化身了。
才一出紫微宮便朝九天之下飛去,就在剛才那一瞬間,迷天劍靈差一點便廢了,陳景在劍中的神念幾乎被那赤虹光華擊散。陳景無法形容那一剎那的感覺,就像是被火燒靈魂一樣,他的意識被一團炙熱光華穿過,劍光根本就無法阻擋,若非最後蝶翅上融刻黃庭經文出現玄妙作用,迷天劍就此消失,而那迷天蝶也就在那一刻重新變成無主之物。或許會死散去,或許會被別人收去,肯定不會再是陳景的了。
迷天蝶朝大地上飛去,卻並不如往常那麼的快,那劍遁之法也無法再像以前那般一遁百十里了,因為蝶身之中陳景的神念受到了重創。
陳景對於紫微大帝居然化為一彩紙這事實感到無比驚詫,而後出現的那個小小的玉石葫蘆,讓他一瞬間就感覺到了自己不是對手,所以他逃,石巖也在逃。
石巖才一出紫微宮的中天星門便也要朝大地上遁去,只是在這時,虛空之中出鑽出一個玉石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