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初通靈,需靜養,不宜鬥法。”

這是《浮游劍經》上面明確的寫著的。之所以不宜鬥法,就是因為此時的法劍太容易被汙,一但在爭鬥之中被汙,劍主與劍之間就會產生隔膜,劍將重如泰山,難以御使。

修行之人爭鬥是難免的,即使是努力避開,也會有災劫落到頭上來。所以,那《浮游劍經》上記載了一系列可以輔助著劍主快速驅除劍身**的藥材,熊膽就是其中的一種。

陳景盤坐於熊洞中,一動不動,雙手託著劍身。

他以神念溝通著劍身,驅除劍在殺惡鬼後染的陰毒邪氣。如果說御劍是以一根細若蛛絲的神念控制著劍與人爭鬥,那劍身上染上的**就是將劍與神念隔開,添上了一層阻礙。

也可以說如果劍是劍主人延伸出來的手,那劍身染上的**之物,就是傷口,就是就讓手腳麻木的東西。

天空之中太陽西下,林中越發的黑暗了。

陳景那雙手託劍的動作突然變了,變成了一手握劍柄,一手撫抹著劍身,一遍一遍又遍。劍身上的黑色膽汁在他手撫過之後紛紛剝落,化為黑粉掉下。

在這幽暗的熊洞之中,他的手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清光,清光纏繞在他的手上如清水一樣,隨著他的一遍遍的撫劍,就像是在以清水洗淨劍身。

這是以靈氣洗練劍身。

陳景每一次撫過都劍身都似乎更清亮了,而在他心中與這劍的聯絡也如越來越清晰,那種鏡面蒙塵,無法看清,始終有著一層莫名的隔膜的感覺在漸漸的消失。

當他手上的動作停止時天空之中已經出現了半輪月亮,月光灑在山林上,如照波濤,只是比起正的波浪來少了一份回應的光華,卻多了許多幽暗。

陳景來到洞外,四處看著。

這一處地方正是山谷之中,樹木更加的茂密,唯有這熊洞前有一片空地。站在原地思索了一會兒,突然自懷裡掏出一聲青玉扔在地上的熊屍旁邊。那青玉差不多巴掌大小,呈水滴形。細看青上畫面,是一片連綿山,正中心位置鉻刻著“千羅”兩個字。

扔下青玉正準備轉身離去時,又回過身來掏出一卷帛書扔在地上,然後轉身鑽入密林之中消失不見。

在陳景離去時,這個山谷之外有兩“人”在密林之中穿行,兩“人”臉上都有著青氣,頭髮凌亂,根本就不似活人。走在山林之中,就像是兩道凝實的影子,有些飄忽,有些陰森。

他們並不是人,而是追逐著陳景的惡鬼亡魂,而且並非是孤魂野鬼。當然,在這天地間孤魂野鬼極少,除非是有了法力渡過雷劫的靈鬼,要不然的話都被會土地神或城隍收入座下,成為鬼侍或鬼僕。

他們一邊走,一邊聞著著空氣之中陳景殘留的氣息,速度很快,一步一閃穿林而行。若非是在白天的時候他們受到了限制,而陳景白天留在山林間的氣息又散去了許多,此時早已經追上陳景了。

突然,一隻山狸迎面遇上兩鬼,微微一愣之後,驚叫一聲,掉頭就跑,躍上樹木,速度極快。兩鬼幾乎時同時之間張口一吸,那眼看就要逃走的山狸瞬間掉了下來,身上一層灰氣飄起,朝兩鬼快速的流去,最後分成兩半進入兩鬼嘴裡。生魂對於他們是有益的,但是人間的人類他們不敢碰,人口密集的城鎮必定有著神祗,即使是小村之中都會有靈鬼庇護,他們根本就不敢碰,即使離開自己神主神域踏入別的神祗的神域之中都將會有生命危險。

這次圍攻千羅門,他們的身上都有神符護身,神符可以讓他們不被開地間的陽氣融解,而且若是真遇上了別的神祗就不會被收了。之所以追著陳景不放,是因為陳景身上有著一股誘了香味,那是靈魂散發出來的香味,任何修行之人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極為誘人的,然而也是極度危險的。

他們很快就來到了山谷之中,自密林之中鑽了出來,看到那地上的熊屍仍然遠遠的聞了聞,然而當他看到熊屍前的青玉與帛書時,一個個面露驚喜之色。

對於他們來說,玉石可護魂,是難得之物,而道家的修行法門更是夢寐以求的東西。立即撲了過去,一個撿青玉,一個撿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