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窮圖匕見(第1/2頁)
章節報錯
手機的競爭始終是圍繞著技術、實用、外觀這三個方面來展開的。
儘管兩年來一些國產手機廠商將其中最容易實現的“外觀”發揮到了極致,但技術卻依然是一些國產手機廠商羞於示人的跛足。國外手機廠商只要單憑技術就可以把國產手機擋在一線品牌的門外。所以說,一些國產手機廠商的背後實際上是技術上的無奈。
而且隨著手機普及率的快速提高,手機已成為時尚消費品。據資訊部那邊傳來的最新市場調研結果顯示:
消費者在選購手機前最關注因素的依次為外觀(211、質量(209、價格(203、功能(161、品牌(156、售後服務(25、購買渠道(22和其它(包括耐用、機殼隨心換、電池待機時間等,13。
由此可見,手機消費的側重點在於哪兒。
而如何以二流貼牌技術把桔子手機推上一線品牌的高度,這就是夏遠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夏遠前世還好在企劃部待過一段時間,對此有一定的認識。
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手機外觀如何設計,市場營銷如何處理。
而產品營銷又涉及到使用者定位,無非就是高中低三個層面。
底層,鄉鎮農村以及一般進城務工人員,這類人群的主要市場在於1500元以下的低端手機。
中層,以城市白領為主體的一些中等收入水平,市場在10003000元的檔次。
高層則是一些成功人士,有錢任性的階層,這個階層主要市場在於一線品牌,基本都是國外手機廠商主導著市場,普遍在3000元以上的價位。
而力能電子就專注於低端市場,999元的定位很是受歡迎。
不過這種情況下力能堅持不了多久,手機市場混亂無章的暴利時期已經快過去了。託普被調查就是一個明顯的訊號,說明國家已經不能忍受這些不作為的企業。
立足中層,輻射高層是桔子手機最初的發展策略。
手機是一個獨立的文化載體,在傳播文化的同時也創造著文化,傳播學者詹姆斯·凱利就指出,“傳播的最高表現並不在於資訊在自然空間內的傳送,而是透過符號的處理和創造,參與傳播的人們構築和維持的、有意義的、成為人的活動的制約和空間的文化世界。”
因此,手機既可以作為一種時尚符號與身份符號、群體標誌區分個人與群體,也可以作為一種社會資源符號作為手機人際互動的交換內容,更可以作為一種文化符號,獨立成為一種文化特質。換句話說,手機人際互動的過程實際就是符號互動的過程,既是資訊與社會資源交換的過程,也是文化交流碰撞的過程,更是一種符號與群體交換的過程。
悅聽音樂就是夏遠手裡的王牌,現在他需要把這張還不算很強大的王牌慢慢孵化出來,然後給予桔子手機文化符號,接著孕育出品牌效應。
8月9號,夏遠獨自一人坐上了飛往閩南省的飛機,他打算看一眼即將被外資吞併的民族企業,號稱一節更比六節強的南孚電池。
當然,最主要目的是想看看能不能趁亂挖幾個人。
臨走前夏遠和人事經理魏國忠進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主要內容就是相關人才儲備問題,今年電科大的應屆畢生務必要留下一部分人來,其他相關人才也是如此。
不怕人多,就怕不夠,只要是真才實學的,公司不介意花錢養著,只要他們願意留在經濟沒那麼發達的西部地區。
川航剛改組完不久,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
夏遠上飛機後發現座位外側坐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