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手機市場的格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週五夏遠坐回車回家,明天正好是3.8婦女節,不得不說是真巧。
這時候的綠皮火車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散漫閒適,前提是不考慮車廂裡的那股酸爽味的話。
看著暮色裡點綴著春色的枝芽,田野人家冉冉升起的炊煙飄蕩進縹緲的暮靄之中,這種散漫閒適的確不是科技飛速後的快節奏交通工具能體會到的。
雖是晚上,但夏遠買的還是硬座,胳膊擱在連線車廂的摺疊桌上,這節車廂的乘客很少,車頂廣播雜著滋滋電流聲的音樂,舒緩的鋼琴聲中流淌著淡淡的憂傷,讓人不願去聽火車前行的哐當聲,倒烘托出車窗外沉靜的暮色。
夏遠拿出幾份川南大學某實驗室半公開的資料仔細閱讀,這是託前學生會主席王莉的福。
一份是有關汽車行業的,在華國加入WTO後,曾經有人預言,由於逐步失去政策的保護,國產的汽車產業將迎來倒閉的浪潮,但是現實狠狠甩了這些預言家一巴掌,2002年的國產汽車行業利潤增長六成,這是個好訊息。
接著便說到了手機行業,雖然現階段手機牌照還牢牢掌握在工信部,但國外品牌早已佈滿全國,所以得謹防國外狼子野心,夏遠看了眼隨手放在一邊,現在還防個屁啊,錢都給人家賺完了。
接著下一篇,是關於國產手機中建科的,看名字就知道了,背景強大,中字頭。上面講了中建科的發展史,無非就是砸錢,貼牌手機。
不管怎麼樣,中建科最後終於在1998年10月鼓搗出了國內第一部GSM手機KGH2000,採用翻蓋設計,儘管沒有透過標準測試,被諷刺為仿製“不入流”,但其意義遠超過了產品本身。
2002年,建科接過韓國手機巨頭三星伸出的橄欖枝,順利與三星達成合作協議,專門從事生產三星CDMA手機,達成了投資1.9億美元建立國內最大CDMA手機生產線的協議,三星每年將提供給建科數款機型用於貼牌生產,同時雙方還約定,三星不得在包括香江本土市場銷售同款機型,而國家計委批准的19家CDMA手機生產企業,中建科名列其中,從事CMDMA手機生產的廠商由生產GSM的9家變成了19家,戰鬥越來越激烈了。不久之後,當時還在做CDMA業務的華國聯通就斥資4億美元向合資公司訂購了70萬臺CDMA1X手機。
這份資料就有了很多有用的資訊,三星攻勢很猛,意圖不明;手機牌照增加了10家,局勢更加混亂了,不過也好,亂才好渾水摸魚;另一方面,國內通訊巨頭引導的定製時代來臨。
接下來的一篇也提到了三星,有點不妙啊,夏遠放下資料目光轉向窗外,夜色已經全部暗了下來,接下來的十多個小時無疑是充滿黑暗和未知的。
這份資料內容很簡單,短短一行字卻透露出了驚人的訊息。
三星已經取得了手機牌照。
再聯想到中建科和三星年前達成的合作,不難想象三星的目的何在。付出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至此,沒了上面的政策保護,三星在國內市場將再無顧忌,國內廠商的壓力更大了。
不過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國內手機市場競爭壓力很大,不然三星絕對不會讓步這麼多,而現在則不一樣了,三星拿到牌照後,國內出貨量就是他自己說了算了,不用再依靠國內的手機廠商貼牌進入什麼的。
而且因為三星開了口子,那麼其他國外廠商也能進來了。
到那時,國內手機廠商再無半點優勢,只能和這些國外大廠短兵相接,市場廝殺將會更加慘烈。
最後一份材料是篇雜誌,夏遠大致總結出了內容。
2002年的手機市場平穩度過,今年更加撲所迷離,重點圍繞著四個字“彩屏手機”。
……
回到臨水已是深夜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