崞縣境內坡梁起伏,溝壑縱橫,土生土長的李天王覺得躲避人生地不熟的官軍應該不難。

只能怪他們因為捨不得崞縣縣城的條件,本著能待一天就多待一天的想法。

突然間就被官軍堵城裡了。

這個堵城裡不同於被包圍在城裡,憑藉城池負隅頑抗。

而是縣城的城門被突然出現的興和軍奪取,幾萬流寇成為了甕中之鱉。

真的不是興和軍太強,完全是因為敵人太弱。

黃毅其實沒用計謀和兵法,僅僅是親自帶領麾下疾馳而已。

“李天王”當然派出哨探、伏路軍,佈置了明崗暗哨,可惜面對快捷如風的興和軍騎兵毫無用處。

為啥?

哨探發現了興和軍哪有可能不被擁有望遠鏡的興和軍哨騎發現?

在被亂民禍害的三縣,只要發現騎馬的都得扣下,因為騎馬的只剩下了兩種人,如果不是明軍搪馬就必然是亂民探子。

亂民的探子能有幾匹好馬?他們的騎術怎麼可能比得上虎嘯川、固布林等等蒙古籍將士們?

即便不把探子抓捕,僅僅比速度,黃毅親自率領的興和軍騎兵也肯定比想要報信的探子先到崞縣縣城。

設想中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城,事實證明黃毅還高看了“李天王”。

黃毅率領騎兵衝到崞縣北城門之時,居然沒有發現任何抵抗之人。

接下來比較搞笑,興和軍騎兵和騎馬步兵直接經過城裡的街道奪取東南西三個城門。

聽著轟隆隆的馬蹄聲,看著一隊隊彪悍威勐的鐵甲騎兵穿城而過,城裡的亂民都傻眼了,至少有幾百上千人哈喇子流了一地。

應該還有幾十人嚇得尿了褲子。

他們不知道來的是哪一路人馬,但是都知道必然是官軍。

不知道是哪個亂民突然間發出驚叫:

“媽呀!是官兵,還是鐵甲騎兵!趕緊逃啊!”

“官兵怎的就突然來了?額們的探馬呢?”

“額們的探馬能有幾個?恐怕都被殺光了。”

“快,快,快,逃命要緊,官兵都是殺人不眨眼啊!”

“趕緊跑,往山裡跑,官兵是要砍我們人頭領賞的。”

“跑不了了,城門口都是官兵,哇……”

“嗚嗚嗚,完了,死定了……”

“都怪你作死,信那個姓李的殺官造反混詔安,現在怎麼辦?嗚嗚……”

本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亂民,被殺氣騰騰的興和軍驚嚇後更加混亂。

黃毅是第一次面對造反的升斗小民,知道他們的戰鬥力弱,沒想到能弱到如同無頭蒼蠅般亂竄、亂撞。

眼看著幾十個往軍陣這裡瞎闖的亂民被射殺,為了爭取少殺戮,黃毅下達命令,用山西話喊話宣傳,儘可能勸降。

“不想死的聽好了,我們是絕不殺良冒功的興和軍,只誅首惡,從者不究,立刻放下武器投降者發三鬥糧食回家。”

“首惡就是帶頭造反的!”

“那些蠱惑你們殺人放火的頭目也是首惡,記住他們的面孔。”

“擒拿、斬殺頭目投誠者賞銀二十兩發兩石麥子,活捉李天王者賞銀五百兩,請奏朝廷恩賜百戶官職。”

興和軍經常喊話,早就有了默契,幾百人在鎮撫官領頭下喊得整齊劃一。

“真的有絕不殺良冒功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