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一直在技術進步,生產的玻璃透明度越來越高。

平板玻璃的尺寸越做越大,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夠生產五尺見方的落地窗玻璃。

京師已經有不少富貴人家購買兩尺見方的玻璃做窗戶。

玻璃杯、玻璃鏡、玻璃瓶等等產品也是暢銷貨。

根據地醫院院長李永泰得到了特意燒製的玻璃皿、玻璃瓶、玻璃燒杯、玻璃燒瓶、玻璃試管等等科研玻璃器後愛不釋手。

他和兒子李平安來根據地已經滿三年,可以回永平府老家了。

但是他倆都捨不得離開根據地。

這三年,李永泰總計帶了七十幾個徒弟,研發了好幾個實用的止血消炎中成藥。

他還在黃毅的點撥下開始研究輸血,研究如何提取青黴素。

李永泰在根據地有權力、有資金、有人手還有全天下獨一無二的顯微鏡、酒精燈等等科研器具。

他已經對近現代醫療手段略窺門徑,正是欲罷不能之時。

他十分期待黃毅回根據地,因為他有很多研究成果想請黃毅判斷正確與否。

他還有許多迷茫之處,希望得到黃毅的指點。

說實話,很多事兒黃毅都是一知半解,但是足夠了,因為他能夠明確指出研究的大方向,發現錯誤。

比如說製取青黴素,他自己不懂,但是把手機裡記載的如何培養怎麼提取的正確方法傳授給了李平安和李永泰。

再比如說區分血型,最簡單最原始的辦法當然是玻片法,只要把正確的方法傳授給李永泰父子倆。

他倆就能透過反覆實驗去論證,自己總結出最成熟、方便的步驟。

搞研發的團隊永遠走在正確的科研道路上,當然無往不利,出成果早晚不同罷了,絕無可能兩手空空。

所以根據地的鋼鐵品種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好。

根據地的醫術已經能夠用取得跨世紀的進步來形容。

鋼鐵產業鏈已經形成,挖煤、挖鐵礦石的礦工加上鋼鐵廠和生產零部件的工人,總數已經達到五萬多。

這個數量每個月都會被重新整理。

由於根據地銷售的鋼鐵都達到百鍊鋼的標準,價格只有百鍊鋼的八成,所以供不應求。

有很多想大筆訂貨的商家走耿家的門路,耿月如、耿月靈姐妹倆前段時間收到了不少來自親姐姐、姐夫們的請託。

關係當然要維護,開拓市場,採購糧食,姐姐、姐夫們都熱心幫忙,鋼鐵完全可以優先供應他們的客戶。

反正耿月如蠻有成就感,她經手的營業額高達一百八十幾萬兩,而且都是暴利產品,獲利可觀。

銀子賺到手後,當然是買!買!買!

松江布、棉花、糧食、景德鎮的民用瓷器等等買了很多很多。

已經運去根據地的糧食高達七十萬石,加上運輸成本一共花掉了一百萬兩雪花銀。

所以耿月如告訴黃毅,莫要擔心糧食不夠吃,根據地還可以接受幾十萬人口。

她手裡的銀錢還有幾十萬兩,因為購買量巨大,所以跟京師、南直隸、湖廣那裡的不少世家大族的大糧商有了合作。

如果需要緊急採購,能夠確保一個月內二十萬石糧食運送到張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