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讀者朋友見諒,這才是接二百九十六章的原文)

“轟、轟、轟……”不遠處傳來的炮聲猶自在耳邊迴響。

但是興和軍大營依舊井然有序。

我是誰,我在哪兒?這還是我大明嗎?

發出靈魂三問的劉宇烈有些摸不著頭腦!

那是因為來到援軍營地居然沒見著這裡的主將。

在文貴武賤的大明朝,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戚繼光都得在張居正面前自稱門下走狗,就可見一斑。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山東登萊總督劉宇烈乃是當朝從二品大員,哪個總兵官見了不上趕著巴結?

為何一個副將連面兒都不露?

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還有還有!監軍太監不應該驕奢淫逸麼!

這位王公公的大賬怎麼如此簡樸?

傳聞中的朝廷出了一個如同海剛峰那般正直清廉的大太監果然不同凡響!

劉宇烈的門生故吏何其多也,況且他們家還是一門雙進士,他的胞弟劉宇亮現任正五品吏部郎中。

所以劉宇烈對京師發生的事情不是一無所知。

他覺得隨時有可能出現緹騎逮拿他回京問罪並不是杯弓蛇影,而是朝中有人預警!

劉宇烈不胡塗,知道攤上大事了,能夠將功折罪是最好的結果!

如若不能,貶謫為庶人也能接受。

最怕的結果是如同袁崇煥那般千刀萬剮禍及家人。

原本是想冒些風險詔安叛軍,那是沒辦法的辦法,他統御的兵馬不堪入目,根本打不過叛軍。

現如今截然不同,這路援軍兵強馬壯衣甲鮮明,讓人眼前一亮。

形勢比人強,劉宇烈只能強壓怒火,擠出笑容慢言細語,希望王坤能夠給個痛快話。

何時發動總攻一舉擊潰叛軍收復登州?

王坤苦笑,心道:“灑家也不知道啊!”

他當然不能如實跟劉宇烈、謝鏈等等解釋。

只能以兵者詭道也,責任重大,必須等待時機,必須謀而後動,怎能死板地確定日子來搪塞。

唉!人家監軍大太監跟興和軍都不著急也無需著急,他們決定穩紮穩打無可厚非。

劉宇烈無話可說,也沒辦法強壓。

萬一威逼過盛,導致興和軍出戰失利,監軍太監必然讓他背鍋。

他本就揹著沙河兵敗損兵折將喪城失地的大鍋。

哦!還有,崇禎皇帝親自調遣而來的六門紅夷大炮居然一炮未發就成為了叛軍的繳獲。

劉宇烈罪莫大焉!

加上劉宇烈到任前被叛軍繳獲的六門再算上登州城裡的、原孔有德部擁有的。

叛軍擁有的紅夷大炮的總數已經超過了五十,加上大將軍炮、弗朗機炮,恐怕不低於五百。

所以叛軍跟以前的任何敵人都不相同,他們的攻堅能力特別強。

在萊州城外遇阻完全是因為這裡不僅僅有炮有火藥還有個頭鐵的知府朱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