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驅虎吞狼(第1/2頁)
章節報錯
以史為鑑,黃毅不可能給蠢笨且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效忠,早晚取而代之。
但是他絕不率先扯旗造反,而是積攢實力搞武裝割據,等待時機收拾殘局。
擁有一支具備強大機動力的軍隊很重要,想要增加鐵甲騎兵的數量,提高騎兵的質量, 就必須收服更多蒙古部族。
事實證明,發動無產階級的效果立竿見影。
此時簡直是天時地利人和全佔,打下了色愣部的過冬營地就算完結了嗎?
當然不,再接再厲擴大戰果,使得利益最大化才符合實際情況。
色愣回兵趕來最起碼還需要兩天,這還是他收到訊息立刻回兵的情況下。
黃毅覺得色愣部既然聽從建奴召喚共同出兵攻伐赫丹巴特爾部, 應該不可能去留自如,肯定做不到說走就走。
建奴主將齋薩爾穆獲知色愣部老巢被端將要面臨糧食危機, 可供選擇的應對方法不外乎兩種。
一是要求色愣部留下不顧傷亡強攻赫丹巴特爾部奪取糧食和牛羊。
二是放棄攻打赫丹巴特爾部全軍撤退,集中兵力搶回糧食、人口和家當。
黃毅沒奢望色愣、齋薩爾穆等等收不到色愣過冬營地被洗劫的訊息。
因為色愣部逃走的騎兵加上男女老幼有幾百上千,肯定有一半以上是往西逃找主子色愣。
但是色愣知道被宣大總督標兵營洗劫了老巢有待如何?
實力不斷上升的黃毅神經比較大,他根本不擔心齋薩爾穆、色愣等等立刻殺來。
他的計劃是往東、南、北三個方向殺一兩天,爭取把一百五十里內能夠發現的中小部落全部收入囊中。
在崇拜強者的大草原上是沒法講仁慈的!
不殺得人頭滾滾,就不可能贏得威名。
把周圍的部落通通幹掉後,三百里內的糧食和牛羊都集中到了黃毅手中。
倒要看看即將斷糧的三千幾百建奴和喀喇沁聯軍如何選擇?
說幹就幹,連喀嘞圖都不急著回去,他興致勃勃帶著七個勇士加入以黃大智、黃大鵬為首人數高達三千的征服軍。
這三千人馬中有一小半是色愣部和被消滅中小部落的降卒、奴隸、俘虜,絕大多數是青壯年,少年不足四分之一。
剛剛組建的征服軍有三支,還有兩支分別是黃毅和耿章華親自率領。
周圍的中小部落不少,但是沒有一個部落的人口總數達到征服軍的一半。
這種征服戰純粹是以大欺小,黃毅犯不著親冒矢石, 驅虎吞狼最是恰當!
三支征服軍都採取監督、驅使色愣部以及收服的中小部落降卒、奴隸衝殺的方式方法。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給新歸附騎兵殺敵立功的機會, 把他們從投靠建奴的喀喇沁人中區分出來。
事實證明, 用監督色愣部的底層騎士攻伐附近的中小部落事半功倍,因為底層騎士太熟悉對手。
犁庭掃穴附近部落目的是繳獲所有被發現的蒙古包、牛羊、糧食,殺掉所有膽敢抵抗或者不肯臣服的,無論男女老幼。
接下來當然是把新收服的部落打散重組,任命立下戰功,表現良好的無產階級騎士擔任新酋長。
擔任酋長的無產階級騎士要具備最起碼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