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抓到了俘虜,那當然要審訊一番,這活兒耿章華樂得親自幹。

有三個俘虜好處大大的,他們的口供可以互相驗證。

事實證明建奴真的是欺軟怕硬的慫貨,都沒怎麼拷打,他們就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全交代了。

耿章華得出結論,建奴的總兵力跟黃毅的估計基本吻合。

後金軍根本沒想著堅守佔領的城池,真的隨時準備開溜。

他當然要把這個訊息及時報告給耿如杞,立刻安排一個小旗人馬押著三個俘虜,帶上四顆建奴的首級出發。

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

此時士氣高昂,耿章華的麾下都在高呼“萬勝!”一遍又一遍。

人就是如此!

耿章華高調宣佈此戰過後,所有的參戰士卒都會得到二十兩賞銀。

然宣大邊軍屢屢被拖欠餉銀,鬧起來之時,文官武將都是嘴上說馬上發餉,結果是今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故而耿章華的承諾,士卒們僅僅是姑且信之,之所以沒有人冷嘲熱諷,是因為耿章華這段時間跟士卒同甘共苦得到了認可。

認可耿章華,不表示相信耿章華能夠拿得出幾萬兩雪花銀髮放賞銀。

然今天晚上,所有計程車卒都對拿到賞銀充滿信心。

那是因為壞壞的黃毅讓章東、黃大智幾個攤開繳獲讓耿章華計程車卒圍觀。

建奴入關的目的就是搶劫。

絕大多數建奴都把最值錢的隨身攜帶,故而繳獲豐厚。

不僅僅從建奴的褡褳裡搜出四百多兩白銀,還有大幾十兩黃金,一些珍珠瑪瑙,還從被擊斃的白甲兵懷裡摸出來一對晶瑩剔透的翡翠手鐲……

打敗七個建奴不算上鎧甲、武器、馬匹,僅僅是獲得的財貨價值就接近兩千兩白銀。

如果是打敗七十,一百七十甚至於更多呢?

繳獲的金銀財寶還就真夠給所有的參戰士卒打賞。

所以此時營地裡計程車卒都鬥志昂揚,都一致要求隨同黃毅去算計建奴,都爭先恐後表態一定服從命令聽指揮。

他們對打敗建奴充滿信心,誰都不願意在這時候離開,人人都想參戰得二十兩賞賜的雪花銀。

被派遣的十個騎兵都如喪考妣,嘴上不敢說,心裡一百個不願意。

軍令豈是兒戲,怎麼可以挑肥揀瘦。

最後還是楊士虎腦子活絡,他跟帶隊的小旗官說了一句話,小旗官頓時開心起來了。

他說啥子了?

當然是提醒小旗官,太多文官武將隨軍,你們此時送去俘虜送上捷報,大人肯定會厚賞!

先鋒人馬跟大部隊當然要保持聯絡,一路上搪馬不絕,主將都基本上知道位置。

不存在找不著主力的可能性。

耿如杞此時簡直是在強行軍,他是兩榜進士出身,當然有思考能力,覺得黃毅的分析在理,擔心趕不上白忙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