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賬黃毅當然算過,憑良心講此時的老百姓要比後世的好管理多了,他們充滿敬畏之心,更加吃苦耐勞。

只要能夠獲得溫飽,只要有口氣在,他們都不會歇著,可以從早忙到晚一年忙到頭。

根據地的群眾還要更勝一籌。

那是因為他們都經歷過建奴、韃子的虐待,不勤快、不能忍、身體不好,肯定活不到現在。

獲得新生活、獲得了尊重,這些人都在不遺餘力幹活兒,大冬天也沒人閒著,實在沒活兒幹就組隊去開採石頭,黃毅回來後發現,碎石、石料簡直是堆積如山。

因為所有的根據地群眾都知道,根據地將要修建一座城,修建許多住房,還要燒製石灰,石頭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

所以黃毅根深蒂固地認為,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他胸有成竹道:

“你僅僅是算了吃用,沒算產出,口外可耕種的土地太多了,根據地所在位置是個地肥水美的寶地,還是很久以前被開墾過的。

我的計劃是今年開墾至少四萬畝,平均一畝地收穫一石糧食總要有的,以一個成年人能夠負責十到二十畝田地計算。

他們創造出的價值肯定遠大於生活成本。

況且農閒之時哪怕是寒冬,都可以幹採礦的活兒,僅僅是靠挖煤運去張家口換糧食也能吃飽肚子。”

李維達點頭道:“是這個理,過個幾日我就會安排人去宣府,把那裡的石炭買賣也做起來,儘可能爭取多收你們送來的石炭。”

燒煤是趨勢, 當下的大明還沒有普及燒煤, 依舊是以燒木材為主。

根據地能夠生產鋼鐵後,黃毅就畫出圖紙安排鐵匠們打製出蜂窩煤模具。

與此同時開始生產陶瓷外殼的蜂窩煤爐,有理由相信,這種產品能夠走近千家萬戶, 形成產業鏈。

見李維達表態爭取多賣些石炭, 黃毅端起酒杯敬酒表示感謝,倆人幹了一杯。

耿章華笑了, 道:“關鍵問題是你那根據地不能被韃子燒殺搶掠, 否則一切都化為烏有!”

黃毅也笑了,道:“我能夠肯定, 今年不會有韃子來山裡搶劫我的根據地。

秋收後, 我還要帶領人馬殺去東邊,滅了幾個喀喇沁的部落,搶光他們的牛羊馬匹!”

這句話點燃了新話題,耿章華來了勁, 道:“太好了, 我正有此意, 還想跟你好好商量一下呢!”

“這用不著商量, 能不能打取決於實力, 我能確保我的麾下人人敢戰, 令行禁止。

不知道你能不能確保剛剛東拼西湊的那些人馬敢戰, 且做到服從命令聽指揮!”

“還有小半年呢, 我接下來會狠抓訓練, 強化紀律,能夠確保秋後我的人馬如臂使指!”

黃毅問道:“我們自作主張襲殺喀喇沁的部落, 會不會有御史言官彈劾宣大總督擅開邊釁?”

“不會,喀喇沁投了建奴已經是眾所周知。我們去討伐屬於出師有名!”

“你估摸著秋後能夠帶上多少可堪一戰的騎兵!”

“至少六百, 爭取九百,你呢?”

“我能夠帶上三百六十弓馬嫻熟的騎兵, 而且確保人人都有鐵甲!”

“人馬是不是少了些!”

“只要人人敢戰,就不算少。我就能保證戰而勝之!”

“唉!你說得對, 人人敢戰最重要, 楊士虎、柳傳宗、耿七,你們都好好聽聽,你們能夠保證帶出來的人馬都敢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