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好!祝願國泰民安,祝願書友們身體健康闔家歡樂!)

耿章光瞧見了也走了過來,聽了李維達給的建議後,耿章光乾脆喊上耿大、耿七,幾個人來到書房商議一番。

接下來故事有了統一的版本。

耿章華理所當然成為了出關截殺建奴的主將,家丁人馬變成了二百多,他們以陣亡人數超過一半的巨大代價,取得了空前勝利。

為了防止夜長夢多,當天晚上就有十幾個文官武將的奏疏發往朝廷。

諸位文官武將的奏疏內容都是大同小異,都是稱讚耿章華忠孝節義智勇雙全。

耿家三公子耿章華和小女婿黃毅為了營救耿如杞,共同率領二百餘家丁出關截殺建奴的故事簡直是感天動地!

耿章華絕對是孝義無雙。

日後吳三桂所謂的“孝聞九邊,勇冠三軍!”恐怕會黯然失色!

吳三桂就是因為長山之戰親自率領幾十家丁衝陣,救出敗逃的父親吳襄而被崇禎皇帝欣賞得以青雲直上。

其實那一戰都算不上是打了大敗仗損兵折將,而是單方面捱打,是因為吳襄望風而逃,建奴順勢掩殺如同砍瓜切菜。

吳襄簡直是拋棄了所有的朝廷兵馬由鐵甲家丁保護著亡命敗逃,罪過應該比耿如杞麾下的兵馬因為斷糧潰散惡劣多了。

然就是因為傳出吳三桂奮勇救父的壯舉,吳襄沒掉腦袋,吳三桂得以嶄露頭角。

功勞是耿家的,耿家當然要派人報捷,況且耿家二公子耿章衍和大管家等等幾人一直都在京師。

耿如杞下了昭獄,耿家當然要上下奔走,當然要派人來京師打聽訊息,打點錦衣衛,爭取讓耿如杞在大牢內能夠舒服點。

於是乎,耿七帶領六個騎術最好的家丁一人雙馬出發了,他不僅僅參與報捷,還要面見耿如杞把獲取功勞的結果細說分明。

他們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黃毅要求的造勢。

耿七來到京師,不僅僅要把編排好的故事講給耿家所有在京師的人聽,還要求他們廣泛傳播。

還得花銀子請幾個說書人來聽故事,讓說書人把《忠孝無雙——耿章華》的故事傳遍京師。

兵備道和十幾個大人親自驗看過了首級和腰牌,確認無誤,報功文書已經發出,這滔天大功已經板上釘釘。

耿章光有頭腦,原本歷史上能夠成神的人物果然不是蓋的。

他坦言相告諸位大人,建奴肆虐京畿之地數月,朝廷兵馬一敗塗地,文官武將談虎色變。

此時獲得一場大勝的意義非同凡響,為了提振京畿之地軍民的信心,此次報捷一定要搞出聲勢。

張家口的文官武將或許不擅長平定四方治國安邦,但是都擅長花花轎子人抬人。

接下來熱鬧了,一隊報捷的明軍一路疾馳一邊高喊:“大捷!大捷!”引得諸多軍民議論紛紛。

隨後又有一隊人馬高呼:“大捷!我軍破敵數千,斬獲數百!”呼嘯而過。

崇禎三年二月初十,紫禁城乾清宮西暖閣內,少年天子崇禎皇帝正在孜孜不倦地批閱奏章。

只見他眉頭緊鎖,一臉憔悴。

唉!人家當皇帝可以七下江南,可以打兔子玩,他當皇帝簡直就是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