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易守難攻(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東家請黃毅喝花酒之時也請黃毅的手下吃了頓好的。
不可能吃宴席,只是多給了二十碗紅燒肉而已。
牧民經常有機會吃到牛羊肉,但是基本上吃不到豬肉。
所以大家吃得很開心,都說豕肉真解饞。
黃毅沒虧待赫丹巴特爾派來的三十個騎士,回去時每人送五斗麥子一罈酒作為酬勞。
以都麼合、騰厄爾、哲比爾格這三個十夫長為首的騎士們都敬仰黃毅,願意聽黃毅的命令。
他們一路上跟著吃喝,工作不苦,僅僅是幫著趕車而已。
原本就相當滿意,意外地拿到燒酒和麥子,一個個興高采烈。
三個十夫長都是原赫丹巴特爾部的子弟兵,是最忠誠的騎士。
給他們的待遇當然不同,他們得到的禮物是普通騎士的雙倍。
總而言之,黃毅來到赫丹巴特爾部落時就見到過的騎士們,只要沒死、沒傷殘的如今都至少當上了十夫長,管理著大概五到十個蒙古家庭。
這些十夫長對赫丹巴特爾的認同度很高,忠誠度不成問題。
也附帶著尊敬給這個部落帶來光明前途的黃毅巴圖魯。
赫丹巴特爾那兒當然要分些好處,黃毅大大方方送上了五十石麥子,二十壇五斤裝的燒酒。
大明的燒酒草原名族都喜歡,赫丹巴特爾也用牛羊換了些,但是他沒捨得換太多,只有十壇。
黃毅一下子送給他這麼多,弄得他十分不好意思,又想不出拿什麼東西作為回禮。
他心裡清楚,黃毅只是一個貴客,從來都不是他的手下,總有一天會遠走高飛。
他是真心希望這一天遲一點來到。
黃毅也給了喀嘞圖兩壇燒酒,五石麥子,還送給格兒楞兩個兒子兩壇酒,各三石麥子。
禮多人不怪,其餘的幾個頭領也都得到了兩壇酒和兩石麥子。
張家口到分給赫丹巴特爾部的放牧地之間的路黃毅已經走了兩趟,地形基本上熟悉了。
這裡是張家口北、燕山山脈西麓,是大明洪武三年的興和府,洪武三十年的興和守禦千戶所,是新中國的尚義縣、張北縣、沽源縣。
這裡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三個型別,其中盆地大概有三分之一。
大盆地黃毅暫時不想去,帶著所有的漢民找個比較隱蔽的小盆地暫時立足可以有。
黃毅帶著黃大智、阿木古楞仔細探查了五天,騎馬上不去的地方牽馬步行,終於看上了一處易守難攻的盆地。
之所以看中這裡,是因為有一條河流穿過,還形成了一處幾千畝水面的湖泊,當然現在瞧見的不是水面,而是冰面。
在山口險要處還發現了堡壘的遺蹟。估摸著明朝初年,這兒有可能是個百戶所或者邊堡。
因為朱元璋、朱棣時代,張家口、大同附近的明軍根本不是以長城為界固守,長城外有衛所、軍堡若干,且屯且守。
此地山不太高,步兵翻越不成問題,但是騎兵要進入這個盆地就得透過山口。
進入山口的道路有一里多,最窄處只能通行一輛馬車,過了這個山口後豁然開朗,一馬平川的盆地就在眼前。
黃毅決定帶漢民來這兒暫居,這裡有水源,有相對肥沃的土地,而且那些土地應該是以前被開墾過的,復墾時容易很多。
沒有丈量工具,只能靠數步子推算能夠開墾的面積,算下來應該有不低於三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