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城是兗州的中心,凡是治理兗州的命令,都是從這裡傳達下去。

楊修遠來到兗州城府衙,立即召集他的學生,根據弟子們的長處調往各地擔任知府,開始治理兗州。

第三日,朝廷運送的物資到達了兗州,都是數之不盡的糧食,山珍海味,雞鴨魚肉,應有盡有,讓兗州城的百姓吃上了一生之中最難得、也是最豐盛的一頓。

同時,楊修遠在安撫民心之後,召集了蘇州軍眾將士,對將士們論功行賞,開慶功宴。

陸鳴憑兩首強弓詩和出謀劃策,被楊修遠提升為蘇州軍總參謀,其他參謀也沒有因為陸鳴過於年輕,而提出反對的言語。

第四天早,楊修遠率領蘇州軍班師回朝,數十萬兗州百姓相送,依依不捨。

出了兗州城後,大軍一路向京州進發,眾將士腳步輕快,一身輕鬆。

陸鳴騎著馬匹,手上拿著兗州百姓贈送的酒葫蘆,飲了一小口酒,高聲念道:“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其他將士也萬分感慨,不禁一同念道:“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妖奴兮,覓個封侯。”

楊修遠聲若洪鐘道:“眾將士,就讓我們高唱《凱歌》返回京州,接受朝廷的封賞吧!”

“好!”

……

五天之後,蘇州軍到達京州城,在城外安營紮寨,恭候朝廷的聖旨。

京州城,是大梁國最繁榮的城市,經濟條件極為富裕,幾乎每家每戶都身穿錦繡衣袍,不是商人就是在朝官員。

故此,是各地的讀書人都非常向往的地方,也有來自各國的商人前來交易,互通有無。

蘇州軍安頓下來之後,楊修遠就踏著平步青雲來到皇宮,向梁君彙報將士們的功績。

當楊修遠提及陸鳴時,立即就被梁君打斷了,“楊愛卿,您說得這個‘陸鳴’可是當今唯一透過聖裁的那位書生?也就是《笠翁對韻》和《夏日絕句》的作者?”

“是。”

楊修遠說道:“此子天資聰慧,不僅詩詞歌賦絕佳,對兵法也很有天賦,這次出征,正是多虧了他出謀劃策,我軍才能夠如此順利的收復失地。”

“是嗎?”

梁君頓時來了興趣,說道:“朕早已聽說過他的文名,楊愛卿,你就先給朕講講有關於他的事情吧。”

“是。”

楊修遠微微點頭,開始講述陸鳴的事蹟,當講到陸鳴江縣科舉被羅縣令取消上榜資格的事情時,梁君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了。

“關於此事,朕曾經在文榜上看過,確實,我國的科舉制度的確還不夠嚴謹,若是再這樣下去,恐怕不知道會讓多少人才埋沒呢。”

楊修遠苦笑了一下,接著往下講去,從江縣的事情一直講到隨蘇州軍北伐殺妖,寫戰詩,出計謀,助蘇州軍逼迫東妖軍投降,最後大獲全勝。

梁君聽得津津有味,也對陸鳴更加的感興趣。

“楊愛卿,朕想見一見陸鳴,你就代朕傳召,宣陸鳴覲見吧。”

“是,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