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根在此,躲是躲不掉的

“所謂的什麼法,什麼原則,這些都是要建立在百姓意識認可的前提下,要是還是按照北元的那套,雖然可以維持一時,但是那最終還是避免不了分崩離析的後果。”

“比如人分四等的制度,最終誰都不會服誰。”

“如今這樣的時代,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註定了華夏民族要經歷這番惡戰。”

“就比如,你們都說我之前的種植物中讓百姓最起碼不會餓肚子,在百姓的口中已經是聲名遠播感恩戴德了。”

“就是因為這些,還有說敢說自己的不是,還會有誰來質疑,得民心自然是強軍的基礎,穩定民心那只是前提。”

“在戰爭中,後方的補給遠遠高於什麼戰術,戰略等,打仗本就是打的是糧食,打的是錢糧。”

“誰消耗的起,誰消耗的時間長,誰能固守險要,十萬對十萬將士們再強悍那也是要吃飯休息睡覺的。”

“這也是戰爭中統帥即便考慮的再周到,後方百姓補給,糧食等仍然是重中之重,畢竟將士們那可不是鐵打的,百姓都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從軍也是為了自己的家人,那最終還是百姓。”

“根在此,那躲是躲不掉的,尊重百姓,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尊重自己計程車兵。”

……

牛一平慷慨激昂的說了一番話,並且引經據典,專攻現實。

上位聽的是毛骨叢然,以前上位在打仗中最迷信的就是運籌帷幄,最迷信的就是戰略戰術。

沒想到牛一平這麼一說,簡直是讓位頓時明白了,什麼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什麼是民可載舟亦可覆舟,如此的一套理論,那簡直是讓在坐的眾人對民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反過來想想,還真的是啊,這些自己辛辛苦苦招來的兵卒本就是來自各個州縣計程車兵,打仗有的是在人家家鄉打,有的在別人的家鄉打仗,最終士兵都是希望自己的家鄉沒有戰禍,自己的家鄉免受戰禍。

上位已經聽的沒話說了,想想,這……還真是這麼回事啊。

在一旁洗耳恭聽的李善長和徐達,還有藍玉劉伯溫,那表情簡直是得到了什麼法寶一般……

有空!

……

牛一平接著道,“我跟你們講。禮法,秩序,這一直是好東西。”

牛一平接著道,“這些雖然表面上看壓根就不值得這麼去想,什麼民心原則,這往往他人注意不到的,就是其他義軍所稀缺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法寶。”

“論強悍這天下的義軍誰能比得上當年劉福通的軍隊,最後結果呢,這天下雖然仍舊在戰亂中徘徊,但是終究是要被一統的。”

“這點本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是到最後得天下的往往都是意想不到的那支軍隊,有的壓根就是人人都注意不到,原來是他能夠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