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亂世緊急學習,惡習沿用至今(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是如今是亂世,一般在學子們當中還是比較流行讀兵書,戰略類的書籍,以及學習張良,蘇秦,樂毅等謀略家,鑽研如何在亂世之中救國救民。
此等事情在東漢末年體會的淋漓盡致,曹操專門建立文人比拼討論的文學論壇,供文人們學習長見識,一度培養出來了一大批的潁川才子。
但這個意思上位等人還是明白的,李善長徐達劉伯溫他們心裡也是很清楚這一點的。
整體來說,有人在某方面特別精通,但科舉是招收官吏,其他方面多多少少也得懂一些。
比如禮制,你上個朝總不能不知道怎麼弄流程吧。
還有一些禮法之類的,你做套衣服出門逛街,肯定也不能穿套龍袍出去逛——你想幹嘛?
讀兵書固然是比較重要的,但是面對此時一觸即發的戰爭,那還是……
雖然很多的學子們透過了科舉,但是直接讓其在戰爭中能夠生存下去,這還是需要點時間,畢竟書上的知識暫時還是無法轉換成現實中的技能。
比如學子們透過書本學習到了射箭拉弓的方法以及技巧,但是在真實的場景中,那還是得用力量去實操,這本身就變成了問題。
究竟是怎麼拉?怎麼瞄準,閉左眼,還是閉右眼,是左右使勁還是右手使勁……
這雖然在六藝當中有所涉獵,但是終究還是不能趕鴨子上架僅圖人數了。
精進學子們的自身的本領,對於上位也好以及他們自己建功立業那都是極大的幫助。
現在可不像和平的朝代,還有時間去研習,去探索,如今搞不好明天這些人都在戰場上拼命,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正所謂時間就是生命,一刻鐘的停留不知要犧牲掉多少親自培養出來的人才。
所以讀兵書固然是重要的,但是連最基本的實踐等等這些都不能清楚的掌握,那在戰場上絕對各個都是敵人的活靶子,練手的好苗子,不但對軍隊的勢氣一點作用都沒有,而且會在一定程度增加敵人的勢氣。
戰場上本就是瞬息萬變的事情,在強敵面前只能是更強,即便是打不贏那也必須讓將士們有必死之心來在戰場上拼殺。
必須得如此才能讓其他的弟兄們活命,戰場誰慫誰死。
古人有云,軍不顧同胞先退者,後軍斬前軍,在戰前動員時講的這句狠話,從而增加軍隊的勢氣,這是何等的豪言壯語啊。
所以如今大量計程車子們仍然處於緊迫的時期,比不了天下一統時期的那些學子們,必須得有這種意識和該有的活下來的本領。
那接下來該做的就是緊急訓練!
這個緊急訓練便是在戰前動員的基礎上,首先在思想意識上讓學子們清楚的知道在當前的這種環境之下,學識固然是很重要的。
但是一旦戰爭來臨,咱們靠的只能是自己或者就是身邊能當刀槍的兄弟們,不能是手無縛雞之力整天之乎者也的那樣過著野人般的生活。
雖然這些學子們在詩書上都各有千秋,全部都跟在時代的前沿,但是很不幸的生活在了這戰亂的時代,又是很幸運的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佼佼者,很多奇蹟都是需要你們去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