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高句麗取消國號,便不能讓他們繼續統治高句麗。

勢必要讓他們離開高句麗,只要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再無復辟高句麗的可能。

否則若讓他們繼續統治高句麗,就算他們取消了國號,實際上也沒有一絲改變,高句麗還是高句麗,頂多只是換了個名字而已。

李恪不可能做這種白費功夫之事,所以,他必須要讓高句麗的王公貴族都遷走,把他們在高句麗的勢力徹底連根拔起。

“什麼?要我們遷往大唐?”

高藏及高句麗大臣們忍不住驚撥出聲,被李恪這一番話給震驚到了。

顯然,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李恪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讓他們遷到大唐,這意味著他們必須得放棄在高句麗的一切。

在高句麗,他們是大臣,是王公貴族,可要遷到了大唐,那他們就成平民了,這叫他們如何能接受?

然而,李恪可不管那麼多,眼前這幫人接受也罷,不接受也罷,都得遷到大唐。

誰若不從,那他只好大開殺戒了。

李恪一臉淡然,默默等待著高句麗王公大臣們做出決定。

而高句麗的王公大臣們面面相覷,在經過小聲商討之後,最終還是答應了李恪的要求。

不走就得死,為了活命,他們只能遷到大唐居住。

對於這個結果,李恪很滿意,隨之讓高藏下令,通知高句麗全國,即日起取消國號,舉國併入大唐統治。

高藏照做,通令全國,整個高句麗為之震動。

有不少人不憤,想要反對,可到底沒能掀起風浪。

反對就得死,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

所以在最後,高句麗民眾選擇了接受,而非反抗。

畢竟高句麗接受大唐統治之事已是板上釘釘,再無改變的可能,無謂的反抗只能增加更多的死亡,並無意義。

高句麗接受大唐統治,事情到此,也算是圓滿結束了。

數日後,李恪則帶著大唐軍隊,還有高句麗的王公貴族們,一同返回大唐。

當然,在離開之後,李恪一如既往,搬空了高句麗的國庫。

不僅如此,李恪更是讓程咬金帶人,逐個把高句麗大臣們的家給抄了一遍。

用他的話說就是,高句麗的王公大臣都走了,這麼多錢留在高句麗太不安全,還是讓他帶回大唐代為保留。

這惹得高句麗的王公大臣紛紛罵娘,他們都遷去大唐了,這錢他們自己帶走保管,又有何難?用得著李恪代為保管嗎?

可李恪到底是大唐太子啊!高句麗的王公大臣們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地看著李恪讓人抄了自己家,欲哭無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