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後宮之主,長孫皇后明白,李恪這一次去平洲危險無比。這塊玉佩說不定在關鍵時刻真的能夠救他一命,但她為什麼要救他呢?救兒子皇位的競爭者?

李恪自認為,他要是長孫皇后絕對沒這麼大的肚量和心性,他疑惑的問道,“母后,為何將此物給兒臣?”

“你救了本宮一命,本宮該還你一條性命。”

救她?李恪一頭霧水,誰能來解釋一下!他什麼時候就長孫皇后一命了,尤其是在對方一臉神秘的表情之下,好像自己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一樣,他暈了。

長孫皇后前幾日昏迷,被孫思邈救醒,她以為是神醫救的,李長樂卻說是陛下救的他,事後陛下又告訴她這一切多虧李恪,如果不是他說氣疾,給出藥方,他也無計可施!不過二郎說了,這件事情只她一個人知道就行,不能告訴其他人,即便是李恪都不能告訴。

雖然長孫皇后有些奇怪,但是她謹遵皇帝之命,不透露半個字。此時她看著理科,眼神中帶有一抹審視,李恪到底還有什麼樣的手段是不曾使出來的?土豆,紅薯,雜交水稻,包括曲轅犁,每一樣拿出去都能引起驚天的轟動,而這些全都是有李恪一人研究出來的!

這一塊玉佩,她今天拿出來不僅僅是為了感謝李恪,同樣也是在為她長孫家族和李恪日後的結盟做準備,日後太子順利登基,也可以封李恪為護國將軍,和天策將軍同樣的身份。

如果是之前李恪自然不要臉的收下,但是現在玉佩的用處他完全用不上,所以玉佩放在桌子上面李恪並沒有去拿,而是躬身說道,“多謝母后,兒臣在平洲會謹慎行事,這玉佩應該是用不到的。”

竟然拒絕了,複雜的神情浮現在長孫皇后的臉上,她想了想,明白了。

“恪兒,你是不是覺得這玉佩是本宮給你的,所以並不想要,如果是你父皇給你的,就可以收下。”

長孫皇后笑著道。

對方都說實話了,李恪也不否認,他不喜歡欠人人情,如果拿下這一塊玉佩,不管有沒有用到,皇后這邊,他便是已經欠下這個人情了,所以李恪拒絕。

長孫皇后嘴唇微動,想要勸他將玉佩接下,但李恪供著身子盡是決然。

如此,她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一路順風,長樂等你回來。”

第二天清晨,院子裡大公雞的打鳴聲清脆刺耳,東邊的天空鋪灑金色的陽光,一點一點從雲層中蔓延出來就像是絕處逃生一樣,露了一點點的光,後面的光迫不及待追趕著。

黎明初曉時長安城街道上有一輛奢華低調的馬車,身後跟著數百騎兵,前面兩匹駿馬,一看便能日行千里,青色的毛髮油光發亮,上面坐著兩位威武男子。

左邊是程咬金,右邊是秦秋雨。

這一次他們的責任便是護送蜀王去平洲,一路上保護他的安全,在到達平洲之後,更是要和他寸步不離,防止平洲那邊的人下手,(山匪或者平州官員),這些都是李世民在甘露殿中說出的。

寬闊的街道,空空曠曠,李恪在馬車裡面安然坐著,他們正在往東方走。

馬蹄踏在地上哐當作響,莫名的讓人心神緊張,尤其是後方騎兵披堅執銳!更加了幾分肅冷:

教坊司幾位花魁推開窗戶站在二樓閨房,從這裡正好能夠看到街道上的風景,但是此刻,花魁們看的卻是心中的情郎,

這是一條從城門口延伸到宮城的寬闊道路,一共有5米寬,左右兩邊商鋪鱗次櫛比,上面掛著紅紅的燈籠,經過春風吹拂,燈籠漫緩慢飄動,這個時候老百姓才起床,李恪他們已經在趕往平洲的路上了。

從長安城去平洲要經過周縣,當兵馬行駛到稅銀案案發地時,李恪喊了一聲,“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