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青君人族第一修煉奇才的名號,可不是說說而已。

當年先皇秦重還在位的時候,為什麼會選擇安排晏青君作為四方將軍之上的大夏上將軍?

因為領兵能力嗎?彼時的晏青君不過二十出頭,再怎麼天賦異稟,也不會比積年老將強出太多,更何況人家都是從五國亂戰之時殺出來的,單論資歷就要多出不少。

因為家世不俗?白家同樣是軍方世家,甚至祖上還出殺神白信這種人物,晏家其實要稍遜一籌。若非出了個位列三公的晏常,差的還要更遠。

所以雖然上面這兩個原因都有,但都不是最關鍵的,她真正超出所有人一個檔次的只有一樣,那就是驚世駭俗的修行天賦。

這是個修行上真正的全才!

根骨、經脈、體魄、悟性,盡皆萬中無一。

所以她的任性,在很多時候反而顯得無可厚非,誰讓人家強呢?

當然,白沐心中明白,秦昭對晏青君的寵信,不僅僅在這一點。

邊境三年朝夕相處,絕境中的不離不棄,定鼎一戰時的捨命誘敵,這些都是關鍵因素。

想到這裡,他又在心中嘆息。

不過白家一向不喜歡參與爭權奪利之事,或者確切地說,不參與一切黨爭或者戰隊,只對皇帝一人負責。

這一點跟晏家還有些不同。

晏家是有自己政治主張的,若非如此,他們也不會當初與丞相楚懷瑾不對付。

雖然同為軍方世家,但不得不說,白家要純粹得多。

他們因此得到了很多,卻也失去了很多。

無論得失,他們卻從未有過後悔。

直到今日,白沐心中才有了些許猶疑。

當初從龍之戰,他恪守著白家祖訓,只對皇帝負責,當個純粹的將軍。

詔書到了,無論其中是否有疑點,他都毫不猶豫地執行了下去。

包括堵住當時還是太子的秦昭回京之路。

現在想來,也不知這個選擇是對是錯。

這不僅僅來自於現在的地位之分,他本來就不是很在意這些。

只要白家能繁盛下去,大夏能繁榮下去,對他來說就足夠了。

至於個人如何,且不說現在兵部尚書之位已經超過了當初右將軍的權力。

就算沒有這些,白家的聲威依然不會有所折損。

這是豪門的自信,也是豪門的底蘊,不會因為一時的起落而受到波及。

他真正猶疑的是,如果當時李福真的功成了,大夏還能如現在一般嗎?

由秦復當個傀儡皇帝,一個宦官把持朝政。

當時國內並不安定,四國遺貴暗中積蓄實力,外有異族虎視眈眈,白羽族始終覬覦著中原腹地。

恐怕大夏王朝大機率會毀於一旦,數代積累功虧一簣,這難道是他想要的嗎?

白沐現在有時候也會想,是否應該有些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想法?

但他又不敢深思。

當年白信便是死於這一點。

彼時的夏國殺神白信,將其餘四國殺的瑟瑟發抖,對北部邊境同樣戰無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