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封侯(第2/4頁)
章節報錯
在此期間,大夏境內早已是群情振奮,無人不知此次對異族的大勝。
晏青冥的少年軍神之名,更是早已透過報刊宣揚天下。
滿朝文武,更是無不歎服。
佩服晏青冥的用兵如神,更欽佩夏皇秦昭的知人善任。
最關鍵的是,如今晏青冥才不過多大年紀。現在都幾乎能夠預見到,未來無數年,白羽異族被人族壓在身下的情景了。
而與這位初出茅廬便一飛沖天的少年將軍不同,另一位帶兵將領李平就有點倒黴了。
他當初同樣帶著十五萬玄甲軍,在距離關安城不遠的東側文山城出兵。
結果不但沒取得什麼戰果,還損失了近兩萬士卒後狼狽撤軍。
其實,這個戰果也不能完全怪李平,他的運氣不是很好。
此次李平兵敗的原因有很多。
個人能力自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方面原因,但客觀因素也不是沒有。
其一是被針對了。
當時月旗王庭那邊,聽說人族派出了兩路軍隊。
年僅十八的晏青冥沒被他們放在眼裡,老將李平自然就要重點關注一下,所以白羽族那邊的主力是衝著李平去的。
而晏青冥既然不從關安城出兵,那李平自然就不能同樣出奇制勝,畢竟要考慮到後防問題,而且他自己也不擅長這種打法。
當然,李平自己也太過不給力。
首先,他沒有掌握軍陣,只能簡單的調動軍氣,無法使軍氣化形。
這也就意味著,他對付來去如風的異族騎兵很是被動,沒有主動權。
其次,雖然李平作戰經驗不少,是個戰場老將。
但他以前要麼就是在人族疆域裡打內戰,要麼就是在西部邊關防守一些實力較弱的異族部落,根本沒有過跟白羽族交戰的經驗。
更不用說這種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他很難準確找到敵方蹤跡。
畢竟不同於晏青冥這種開了掛的天才選手,戰場直覺極強,能透過蛛絲馬跡來自動索敵。
李平幾乎全程都被對方耍的團團轉。
又要面對多股主力騎兵騷擾,自然力不從心。
戰損超過預期之後,也只能無奈撤回了。
但是李平這一撤,便代表著他的政治生涯徹底終結。
先前東海郡戰事已經失敗了一次,再之前還曾經攔截過當初還是太子的秦昭,這次又立下了軍令狀。
這種局面下,沒有人還能再為他說話。
秦昭便直接把他打發去了洛州做州牧。
要知道,四方將軍那是何等身份,可以說是僅次於大都督的存在。
權力比之六部尚書也差不了多少,而俸祿地位還要高出半頭。
現如今,下放地方做個州牧,就算稱得上封疆大吏,那落差也實在不是差的一點半點。
但沒有辦法,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跟晏青冥此次戰功一比,真就是牛馬不如了。
軍功獎懲這種事,尤其是兵敗的懲罰這方面,其實彈性非常大。
說實話,以李平此戰的成績,直接讓他回家養老都不算太過分,給個州牧之職已經非常手下留情了。
而此時的秦昭,正率領群臣百官,親自在夏陽宮麒麟殿外準備迎接晏青冥。
規格之隆重,出乎很多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