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昭暗自計劃著下一步如何落子時,整個人族的情緒也隨著新三榜的公示而再度沸騰起來。

上至文武百官,下到販夫走卒,都在議論紛紛。

再結合之前免費發放三冊書籍,以及降低下中農稅賦的舉措。

很多有心人都在暗自猜測,夏皇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或者說,下一步要做什麼。

這並非毫無意義。

縱觀秦昭上位以來的種種舉措,就會發現,每次一個大的政策公開,都會引起某個行業甚至全國範圍內的大變化。

比如六部改制,送楚懷瑾走上了末路,同時形成了現今的朝堂格局。

九州凝脈,葬送了梁氏與姬氏;地脈軌道車,成就了皇商一系……

如果能推測出來他下一步的舉措,說不定就可以在時代浪潮中取得先手。

儒學肯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雖然最終會以何種方式兌現,人們暫時還沒太多頭緒,但還是能想到夏皇一兩個用意的——

“選吏!”

青州某家聽雨軒酒樓中,一個青衫文人非常肯定地說出了這個結論。

“莊兄的想法和我不謀而合,聖上先是讓人人都有書可讀,又說準備開辦公立學堂。毫無疑問,這是為了讓人族讀書人越來越多。”

同桌的其他人聞言都是撫掌贊同。

“不錯,聖上先是一改過去舊制,廣泛任用文人為官治理天下。之後又降低學習門檻,給普通人接觸文字的機會,自然不會讓他們讀了書卻無用武之地。”

“現如今,天下官員十數萬,但依然不夠。甚至還有少數底層官吏是目不識丁之輩,聖上自然看不下去。”

坐在首位的錦衣男子,卻似乎並不是很認可這個觀點,搖搖頭緩聲說道:“我倒覺得,聖上此舉,怕不只是為了填充底層官吏。”

此人從穿衣打扮來看,明顯家世不凡,同桌其他人也十分尊敬他。

隨著他開口說話,其他人也都凝眉思索起來。

片刻後才有人問道:“李兄何出此言?上層官員,恐怕不是毫無根基的白身所能染指的。我們這些人,不屑於去做底層官吏,想入京為官尚且需要尋找門路,那些農戶之子,又如何能夠更進一步?”

“唉,我也不知。”被稱作“李兄”的那人聽到這話卻苦笑起來,“只是我覺得,聖上花費這麼大的功夫,沒理由只滿足於這一步。”

見他也沒有頭緒,其他人暗自鬆了口氣,笑道:

“恐怕你是想多了。如今朝中格局清晰明朗,法家之人一家獨大。想要進入朝堂,哪一步不需要貴人拔擢認可,絕非普通人所能染指。

“雖然聖上手眼通天,非是我等凡人所能揣度。但畢竟人族近萬萬人口,即便是聖皇陛下,恐怕也是無能為力的。”

李姓文人搖頭不語,他同樣也有此疑惑。

但憑感覺而言,卻認為這件事絕沒有這麼簡單。

只是確實如同剛才那人所說,出身普通者,並非有才學天賦便可身居高位。

前方攔路虎太多了,只怕在你將才能展現給皇帝之前,就已經被困在途中。

除非能像韓歸人那樣,本身學識精深,又桃李天下。

在民間人望不俗,名聲直達天聽,或許能有一兩分的機會。

“無論如何,聖上設立‘問道榜’,正是我等一展才學的時機。只要東海縱橫術能上榜,我們便有機會進入‘天下學宮’之中,到時入了聖上法眼,豈不是直上青雲?”

“是極,是極!”

“來,我們共飲此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