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自的選擇(第2/4頁)
章節報錯
此言一出,桌上氣氛頓時熱烈起來。
......
不同於民間的討論聲。對於秦昭普及教育的目的,其實最清楚的還要數內閣中人。
雖然如今的內閣權力不大,只是協助秦昭處理一些政務,並沒有決定權。
但是接觸到的資訊卻是最全面的。
他們都知道,秦昭準備在下半年實行“科舉制”,如今已經開始著手做前期準備了。
只是還不清楚【國運神壇】的用處而已,以為他僅僅想透過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人才,讓朝堂上有更多的聲音。
“公羊大人,你覺得陛下所設計的‘科舉制’最終效果能如預想中那樣嗎?”
匡休一邊翻動著藏書閣中的書籍,一邊隨口問道。
內閣官員,是有權利進出藏書閣的——他們本身的官位便是因此而設。
只是暫時不允許登上第六層,而且一切資訊都不允許外傳,否則便是大罪。
“恐怕很難。”公羊楷搖了搖頭,並不樂觀,“陛下出發點自然是好的,不過如今朝堂之上已經隱約出現黨派雛形,考試過程中,難免出現掌控之外的情況啊。”
其實他這話有些誇張了。
雖然現在的大夏朝堂有些官員因為出身,或是治國理念等原因,難免有自發抱團的情況,但還沒到黨派的程度。
有秦昭壓著,沒人敢明目張膽地爭權奪利。
目前朝中話語權比較大的幾夥人,分別是以刑部尚書吳庸為首的法家一系,以兵部尚書白沐為首的舊朝武將一系,以及禮部尚書秦宇為首的宗室一系。
至於工部那些人,更多發揮的是攪屎棍的作用,其實朝堂上根本說不上話。
當然,也不怕得罪什麼人。
職能就不一樣,反而沒什麼權力與利益糾紛。
“那倒也未必,陛下登基至今,從未有過疏漏,不可能想不到此事。”一旁林方圓插話道。
“唔,那倒也是。”公羊楷想了想,“但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官官相護的問題。”
“的確,如今朝堂之上,法家獨大。‘問道榜’倒是個絕妙手段,不過既然出自學宮,終究也不過是從法家變成其他學派罷——”
“好了,別說了。”這時公羊楷看到吳庸走上樓來,低聲嘟囔了一句,便不再說話。
一旁匡休也閉上了嘴。
吳庸掃了那邊一眼,搖搖頭也不在意,轉身走向另外一邊整理書籍。
他同樣是掛名在內閣的,只不過跟其他幾人說不到一塊去。
......
隨著近期的一系列改革流傳天下。
風雲變幻之速,讓人目不暇接。
雖然不同階層的人著眼點並不一樣。
但所有人還是能真切意識到,今年,建元洪寧的第一年,絕對不會平靜。
夏皇要搞不少大動作。
不只是簡單的更改稅制、普及教育,而是一套連招。
當然,大多數人的矚目焦點還是在那三卷榜單上,根本沒考慮後續其他事情。
畢竟這三份榜單哪怕登上其一,都有著不菲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