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發放書籍(加更,求大佬們投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雨軒,一個最近剛剛興起的酒樓,在全國各地開了許多門店。
價格不高,消費水平比起都城妙音閣來說差得遠,所以自然也稱不上是高檔場所。來往吃飯住店的,主要還是中層百姓與普通書生文人。
但來此吃飯的人卻不會想到,這聽雨軒正是當今夏皇秦昭的手筆,乃是他安排皇商與宣委會著手開辦。
有了官府支援,又有皇商投錢,想做起來那自然是輕而易舉。
但這些酒樓建立的目的卻並非為了盈利,為的是方便日後的宣傳工作,以及瞭解民生民意,相當於一個個據點。
秦昭可不會高居廟堂,真就把底下的事放心安排給六部官員,自己當個瞎子聾子。
民間訊息,輿論等各方面,都要重視起來。並安排內官,也就是京情府的人作為眼線。
普通民眾才是他的基本盤所在。
即便如今修行人皇天宮有成,感知能力遠超世人想象。
但終究範圍只能覆蓋一洲之地,偏遠地區就很難照顧的到。
現在,所有的聽雨軒中,都安插有宣委會的下屬分會成員,裡面大多數也都出身名家。
他們或多或少知道這酒樓跟朝廷的關係,但是細節就瞭解不多了。
只知道上面領導來頭不小,甚至能直達天聽。
此時,寧州豐城的一家聽雨軒酒樓中,正聚集了不少人在高談闊論,聊著近期頒佈的一系列法令。
其中就有一桌,坐著幾個身穿青衣的年輕文生,也在交談著。
因為如今並沒有限制民間言論,所以他們聊起來倒是並不避諱。
只聽其中一人緩緩說道:“當今聖上推行新政的目的恐怕沒那麼簡單,總覺得還有後續。”
“你想多了吧。”另一人卻有些不以為然,“無非就是降低下中農的壓力,控制土地兼併,這不是正常嗎。”
聽到這話,眾人紛紛反駁道:“你不想想為何如此?如今災情已過,自從聖上立下九州高臺之後,天時可控,以後也不必擔心饑荒。何必著急做出限制,甚至要降低稅率。”
“還有後面這一項,無地不交稅,目前來看完全沒有必要。這些人又不能做什麼,還讓朝廷平白少了一塊收入。”
被反駁的那人有些不服氣,高聲道:“穩定民心,總是宜早不宜遲的,不過看條件允不允許罷了。如今王朝又不缺錢,自然要開始著手這方面。自從那些商賈之流藉著東風做了皇商,現在不知道有多麼逍遙快活。”
這話說到後半段,多少帶著一些不以為然,甚至有些酸味。
商人地位低下,一向是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王朝百姓傳統認知。
任憑你私底下多麼逍遙快活,穿金戴玉,但在人前就是低一頭。
甚至過去的商人,在外面穿著都存在一定限制,出行所坐馬車更是不能超出規格。
但是如今,那些皇商卻都被敕封了爵位。
此外,還有朝廷提供的地脈運輸軌道,以低廉的成本做著買賣,可謂名利雙收。
而他們卻還要一步步往上爬,怎能不羨慕嫉妒。
所以當這番話說出來之後,其他人也心有慼慼焉,氣氛一時變得有些沉悶。
“咳,皇商之事,由不得你我置喙。況且除了那個周揚之外,其他人爵位也不過在十等之下,不算什麼。”
“這倒也是。將來你我入朝為官,自然能手握實權。那些商賈之流,卻是比不了的。”
眾人聞言,神情稍微振作了些。
“哦?這位兄臺,你為何就能篤定自己一定會入朝為官呢?”這時,旁邊有一桌正在聽熱鬧的,終於忍不住了,略顯疑惑地詢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