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仙朝雛形,新的典藏(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大夏自先皇殯天,終於又一次臨近年關。
在此期間,九州劃定完畢,【地脈軌道車】、【裕豐秘境】與【天下學宮】都已經建造完成,【國運神壇】和【鎮國神柱】也在陸續收尾。
不過這裡面國運神壇只是都城的主壇接近完工,各地分壇還差得遠。
但本來教育普及也未曾開始,核心人才此時基本都匯聚在都城,其他地方倒也不急。
災年的影響正在逐漸過去,尤其是有了地脈軌道車的串聯與皇商的運作,物資運送極為便利,撐過了最難熬的一段時間。
現如今,九州之間共有三十六條運輸路線,暫時已經足夠了。
至於將來,龍脈底蘊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愈發深厚,運輸頻率自然也能隨之增長。
這些時日以來,工部下轄的“造紙處”與“印刷處”,幾乎每天都在加班加點的趕工,儲備了無數報刊書籍。
都在秘密囤積著,由羽林軍嚴密看守。
而首次發放書籍的日子,就定在了洪寧元年第一天。
到時候,會隨著新政,以及秦昭新設立的天、地、人三榜同時昭告天下。
這次的新三榜並不簡單,必然能極大激發大夏子民的熱情。
宣委會的“水軍”們,則一直在民間造勢,為新年做準備。
除此之外,墨瑜的“蒸汽機”也已經迎來了新進展,已經將機器雛形打造了出來。
不過秦昭去看過之後,發現這東西整體還很粗糙,使用壽命極短,而且不能量產,配套裝置更是差得遠。
這一切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後才有機會投入使用。
但說實話,這個程序已經有些超出他的預期了。
其實工業化這件事,要考慮的東西非常多,絕對不是隻要機器出現,就能完成。
還要考慮社會穩定,人口結構,國家資源等方方面面,不能急於一時。
一旦這東西開始成熟運轉,生產力的提升只是一方面,交通,人力運輸都會有極大進步,資源分配也會隨之發生劇變。
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不會少,得提前做好了相應準備才能放出去。
其中,最好的疏導矛盾的方法就是對外擴張!
秦昭準備年後就對大夏以北動兵了。
一方面如今三首族瀕臨滅種,月旗國也元氣大傷。
另一方面異火,以及北面的礦物資源,都是他所需要的。
可以說佔領了那片土地是一舉多得。
過去那些土地不適合種植糧食,對人族用處不大,未來可就不一樣了。
而對外用兵的將領人選,秦昭早已經想好了,就派遣晏青冥做統帥。
此次在其離京之前,秦昭還專門傳授了他兩套戰陣,分別是【白虎殺陣】與【祝融軍神】。
尤其是前者,極其契合晏青冥的統兵之法,追求極致的殺傷力與行軍速度。
至於後者,畢竟有赤鳳軍陣的底子在,他領悟起來應該也不會太難。
這次回京,晏青冥收穫極大。
除了得到修行法,其他好處也並沒有少上分毫,還得了封邑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