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秦昭率領群臣百官,以及五萬守衛都城的赤蟒軍,出發前往陽城東部的泰皇山舉行登基大典,一併封禪。

此刻還是午夜,四下裡一片漆黑。

一眾人馬悄無聲息地默默趕路。

其實原本繼位登基並沒有封禪的流程,甚至過幾年十幾年再前去封禪也是無妨。

大夏立朝未久,裡面很多制度都只是雛形,並不嚴謹。

比如這泰皇山封禪,就是由先皇定下,祭祀上天的,其目的無非是為了證明自身的正統地位。

原本宗室的意思就是直接在夏陽宮舉行登基大典,封禪之事等以後從長計議。

但秦昭要借勢推行新政,需要升龍臺的助力,在他的要求下,還是選擇了前去泰皇山。

不過在守靈結束後,他就已經可以行使帝王權利了,只是沒有明確地位。

這幾日裡,秦昭還花心思寫了一篇祭文。

他猶記得當時宗室之人叮囑的話語——

“殿下,這封禪祭文不必宣告出來,您到時只需要將玉蝶放入石室中即可,但一定注意言辭,要敬畏上天,禱告上神天帝!”

想到這裡,坐在龍輦中的秦昭,手握寫滿祭文的玉蝶,面色冷肅,“呵,好個‘受命於天’!”

......

一眾人馬在四更時出城,一路無話,趕到泰皇山頂的時候,天光已是微亮,太陽即將升起。

而就在山頂不遠處,一座足有百米寬的四方形高臺聳立著,很是引人矚目。

高臺呈現青銅色,其上有細密而繁複的花紋隱現。

雖然外形古樸,卻給人一種既大氣又精緻的感覺。

看到這座高臺,站在秦昭身後群臣一時間都有些驚疑。他們知道姝寧公主被安排來鑄造此物,那個新成立的“工部”這段時間就一直在負責此事。

但具體有何作用,他們卻並不知曉。

此時一看,似乎很是神異。

站在一旁的秦萱神情得意,看著秦昭眨了眨眼。

秦昭微微點頭,嘴角隱現笑意。

氣運金榜上,一行字跡顯露而出。

[繫結升龍臺,可適當使用自身氣運生成異象。榜主進入短暫的氣運勃發狀態,氣運增長1000!]

[當前氣運:22040]

看了一眼之後,秦昭暫時沒有管這座升龍臺,而是示意宗正開始主持登基儀式。

之後,在宗室一干人等的安排下,典禮順利進行。

有內侍上前為秦昭披上龍袍與冠冕。

掌印內侍徐渭走上前來展開一卷錦帛,高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皇驟崩,歸於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聖之洪休……

“其以明年為洪寧元年。大赦天下,與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條列於後。佈告天下,鹹使聞知。欽此!”

之前大夏是沒有年號的,秦昭考慮以後方便計算日期,跟宗室提及此事後,很順利便確定下來。

“洪寧”者,天下安寧。他要先把大夏國力發展起來。

宣讀完詔書,徐渭手捧人皇印璽奉上,秦昭伸手接過。

百官群臣看著這一幕情景,一時間都有些心情複雜,暗生感慨,“一個新的時代要來了……”

齊齊躬身行禮道:“參見陛下!”

“眾卿免禮。”秦昭輕輕抬手,“進行封禪吧!”

說完,他轉頭看向了不遠處的那座升龍臺。

“接下來,就不必按宗室那些人的安排來進行了……”秦昭在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