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楊舟覺得自己的錢多得花不完,但參股幾家航天企業後,才發現上千億都不夠用。

將來建設外星基地,製造更多宇宙飛船還要花更多錢。

楊舟對賺錢又來興趣了,他一個搞植物科技的想要賺錢,自然是開發更多黑科技植物,正好現在楊舟就在解決外星基地的問題。

只要用植物在地下改造出生態迴圈系統,利用水就可以保持基地正常執行。

這套方案價值肯定超過萬億!

只要利用植物能構建出這套系統,對人類開發宇宙就會非常有利,將來建設外星基地,很可能先投放一個挖掘機器人。

挖掘出洞穴後,再投送一個種子基地。

將種子播撒在地下空間,再利用星球存在的地下水或者冰,就能改造出一個外星基地。

依靠地下基地,就能夠不停擴大生存環境。

經過這些天的研究,楊舟已經大致有想法了。

首先要讓植物在地下生存,那就必須要光,如果不用光,就要找長年生存在地底的植物。

完全不需要光合作用的植物其實不多,自然界裡不光和作用的植物,多半是寄生在其他植物身上,完全依靠吸取其他植物的營養生存或者腐生植物。

這種植物顯然不是楊舟想要的植物,經過研究楊舟發現,想要找到符合的目標非常困難。

他要的是在火星地底只需要水和地下空間就能生存的植物,但是地球上顯然沒有現成的植物,所以必須重新改造。

在沒有任何陽光的環境,只有腐生植物或者蘑菇,以及寄生植物可以存活。

而腐生植物楊舟發現他們多半是靠著微生物才能生存。

共生的真菌分解腐爛植物的纖維素然後腐生植物才能吸收營養,比起植物,反而是微生物更加有潛力。

另外楊舟也研究了大海深處的一些藻類植物,最終發現大海深處的藻類看似生存在漆黑環境中。

但他們其實也在吸收陽光能量。

植物的光合作用就需要光,而植物光合色素有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前者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後者主要吸收藍紫光。

例如紅藻生活在深海,含有藻紅素,可以吸收藍、綠、黃光,這幾種光屬於短光,可以到達深海,代表有紫菜、石花菜等。

像是能夠在完全黑暗洞穴裡生存的蘑菇,它在地球的定義上,並非植物而是菌類。

好在植物黑科技系統對植物的定義和地球不太一樣,楊舟依舊有可能找到能夠改造地底環境的植物。

利用地球的資源很難取得技術突破,楊舟決定用經驗值主動搜尋新好友,或者尋找老好友的幫助。

以前不搜尋好友,是因為經驗值比較少。

搜尋成功機率特別低,那時候沒有太多商品,就算搜尋到好友也買不起東西,自己也沒東西賣。

現在楊舟經驗值已經幾十億,這些天八級好友李維又買了不少火種植物。

楊舟甚至想他再多買點,乾脆給他湊齊100億,他升到7級,可以購買世界樹,那時候可能都不用再研究基地建設型植物,世界樹應該就是能夠開創一個世界的植物。

進入神秘空間,楊舟躺在一把休息用的躺椅上,開始尋求幫助。

“李哥,找你幫個忙啊!”楊舟傳送訊息。

李維回覆挺快,最近他在楊舟這裡買了不少發動機植物,他的進度也快起來,原本李維所在的世界科技就比較發達。

只是因為戰爭導致科技退步,一些科技斷代,發展成了畸形的生物加科技的賽博朋克文明。

在他的世界,人類已經不剩下幾座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