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參觀終於結束,剩下的就只剩下利益分配問題。

現在也交給4個領頭人去協調分配,目前也不需要他們拿錢出來投資,等到年前宇宙飛船上天,他們看見效果後,才會安排他們要建的宇宙飛船。

距離現在還有一個多月,在這段時間大家可以先把航天科技公司搭建起來,招聘相關技術人員。

雖然宇宙飛船由秘密基地代工建造,建好後總要有人控制吧。

另外這些企業家們對宇宙環境根本不瞭解,也需要專業人士指點,不然去哪裡挖礦,那個地方適合建設外星基地都不知道。

總的來說這次企業家參觀聚會還算比較成功,中間出了一點小波折,一些企業家可能內心不太滿意。

這都是小問題,以後楊舟就不準備管細節了。

他現在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年前發射自己的宇宙飛船時,到底要運送什麼東西去太空,這艘宇宙飛船的任務又是什麼。

目前航天秘密基地的宇宙飛船都排在楊舟這艘宇宙飛船之後,因為現在這一艘算是試驗型。

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秘密基地打算從這艘宇宙飛船上吸取經驗。

既然是試驗型宇宙飛船,第一次試飛就不能載人了。

不能載人,一切控制只能遙控指揮或者自動控制。

在地球幾百萬公里外還比較容易,因為沒有什麼延遲,但如果真要飛去火星,一些火星科幻電影裡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靠著現在人類的通訊技術,在近地軌道和遠地軌道中間通訊延遲會很長。

可能五六分鐘才能傳遞一次訊號。

這種情況下,遠端操控很多時候根本顧不過來,萬一飛來一塊隕石,遠端操控延遲那麼久怎麼控制飛船去躲避。

所以宇宙飛船將來還是要自動控制為主,需要提前設計好程式。

華國也發射過嫦娥和祝融探測器,這些都是自動程式配合手動操作完成的任務。

楊舟發射第一艘宇宙飛船可不是為了單純上天,而是要做一些事才行。

這是為了應對“大過濾器”危機,楊舟才不停推動這艘宇宙飛船建成,是為了給自己留後路,所以最基本的目標是用這艘宇宙飛船去火星或者月球建設基地。

楊舟又不懂機械製造,做不了智慧機器人,要在無人的情況下建設火星基地月球基地顯然非常困難。

所以一直以來,楊舟都在考慮第一艘宇宙飛船的任務到底是什麼。

最終讓他想明白了,這艘宇宙飛船的任務就是去火星!

甚至技術人員告訴楊舟,這艘雪茄型宇宙飛船因為設計原因,可能飛出了太空,想要回到地面就有很大的解體風險,楊舟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定。

大不了就當一次性使用品。

因為自動降落設計並不完善,和之前實驗的空天飛機情況不同。

空天飛機總共才四千多噸推力,大小和重型火箭差不多,當時航天秘密基地就是用重型火箭魔改的。

楊舟設計的這艘宇宙飛船用了兩臺脈衝式核裂變發動機,前後各一臺,想象一下有一個容器,能夠抗住核爆,並且可以隨意控制核爆。

每次核爆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物質,最後成了發動機,這會產生多大的推力。

所以理論上,楊舟的這艘宇宙飛船擁有數萬噸推力。

差不多相當於把航空母艦靠著一臺脈衝式發動機送到太空。

從地面發射到太空因為雪茄型宇宙飛船前端初期依舊是流線型,只有突破大氣層後,才會開啟頭頂的發動機外殼。

但回來的時候,不管是哪頭朝下,從動力學來說,都會導致發動機受損,要是橫向掉在地面,更加容易解體。

宇宙飛船的外殼就是超熔材料製作,他的強度並沒有超過鈦合金多少。

最終楊舟這艘宇宙飛船,差不多就成了只能上天,不能回來的雞肋宇宙飛船,可以用來當成空間站,太空基地,卻不適合往返地球。

楊舟肯定不會把自己的宇宙飛船給航天秘密基地當實驗空間站,所以楊舟的計劃是攜帶特殊植物讓宇宙飛船登上火星。

本來也可以是月球,但月球距離地球太近,並且上面也沒有水。

而在火星上,人類已經發現有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