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上午,楊舟在編輯了一條微博釋出,說得也不是特別過分,像是在閒聊一樣。

“昨天有朋友告訴我,某些科學家厲害了,獲得了國際生物獎,我趕緊問到底研究出了什麼最新的生物技術,結果讓我很失望,等我看看論文,這不就是我前些日子寫的教案還有以前釋出過的一些論文內容嗎?”

“我倒是覺得無所謂,但我朋友很氣憤,說最近生物學界很壓抑,別人成果不斷,他們有時候發表論文,結果論文發出去,結果過幾天成果變成了另外的科學家,而且在生物學領域,國外的科學家現在取得了很多成果。”

“最近一段時間呢,我又都在弄航天產業的事,沒有關注生物學術圈的變化,我就安慰朋友說,其實也沒啥,他們現在不還沒有複製出癌症植物、艾滋植物、減肥植物嘛。”

“閒聊幾句,順便彙報一下進展,在新年前,我們航空領域將有大事發生!”

楊舟因為閒聊得比較多,只能轉成圖片釋出。

微博發了幾句話,就叫“閒聊幾句”最後帶上圖片。

雖然楊舟的微博一直沒怎麼運營,但關注無數,上次也是簡單聊幾句,就衝上了熱搜第一。

還迎來無數黑子攻擊。

最後還是以楊舟沒有任何回應收場,這次楊舟再次發言,很快又衝上了熱搜!

在楊舟微博評論區,有很多人都在問到底發生什麼事了,怎麼沒看懂。

好在有不少生物領域的網友,馬上為大家科普起來。

“楊教授其實說的是昨天國際生物獎頒給了張教授和諾丹尼教授的事,最重要的是這兩位教授的獲獎內容,就是楊教授當初寫的內容,這裡就必須提一下最近生物學術圈的另一個問題了。”

“七八月份的時候,楊舟突然崛起,清北大學成了全球生物領域的中心,無數生物學家都來交流學習,而且還是求著我們,但是在十月份的時候,出現了一些意外。”

“當時可能大家還有印象,國外醫療集團搞了一出刺殺,但把自己弄的很狼狽,這些人可能還有別的一些勢力於是重新在外面搭建了一個舞臺,成立了生物研究小組,大家可以類比一下人類基因組計劃、曼哈頓計劃等等。”

“就這樣現在生物領域成了兩個大圈子,我們這邊自然是以楊教授為主,誕生了不少成果,癌症治療、艾滋治療、減肥藥物等等。”

“外面本來沒有什麼成績,想要研究生物基因,最關鍵的就是楊教授發現的YZ細菌,這個細菌還是用楊教授的名字拼音縮寫命名的。”

“最關鍵的變化就發生在十月中旬,楊教授的實驗室出了商業間諜,洩露了一份生產YZ細菌的母體,最終導致國外的科學家們也和楊教授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隨著知情人士的科普,普通人終於知道學術圈發生的事。

像是這種專業領域的八卦,一般情況下普通人根本不知道,有些人知道也不敢隨便亂說。

但這次楊舟親自下場,釋放了不一樣的訊號。

很多關注生物學術圈的人馬上就站出來了,這些人最近過得可不太好,本來他們掌握絕對優勢,任何基因程式碼有關專案外面的人都要找大家合作。

但就是因為YZ細菌洩露的關係,導致成了兩個圈子。

最近外面更加過分,竟然明目張膽地開始竊取楊舟的研究成果。

現在國際生物大獎,也不要臉皮了。

如果說2021年有什麼人能夠獲得國際生物貢獻獎,那除了楊舟還能選別人嗎?

楊舟可是攻破癌症、艾滋,甚至連減肥的問題都為大家解決了!

在幾個月前,不少新聞媒體還大規模報道過,楊舟就是因為開創基因程式碼學,獲得的獎章。

現在國際生物獎組委會,卻是對楊舟視而不見,彷彿今年壓根就沒有出現過楊舟這一號人一樣。

最後選擇站在了張豐還有國外的生物計劃組一邊。

隨著越來越多人科普,普通網友終於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原來是生物領域的科學家們都受了委屈,楊舟發這條微博,也有安撫生物學家們,隨便質疑一下外面的人的意思。

評論下方頓時出現無數支援楊舟,聲討國際生物獎組委會的評論。

當然有支援,也有反對的人。

上次的那些黑子肯定不會缺席,他們也沒辦法把白的說成黑的,不能在學術上質疑楊舟,肯定張豐和諾丹尼的學術成績。

那麼多新聞都報道過,說了在微博楊舟的主場,網友們也不會聽,甚至會狂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