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楊舟大多數時間都待在自己獨立房間內做實驗,實際卻是進入神秘空間。

他收集了很多種植物種子,其他人也不知道他在研究什麼。

大家還在研究超富集植物,慢慢地也出了一些成果,比如用YZ細菌進行基因剪輯,最後讓超富集植物的能力再次強化。

有些改造的植物,在理論上已經能夠用在實際運用中。

只不過做植物相關的實驗,還是要等植物生長成熟,才能具體觀察實際效果。

其他幾個方向的生物實驗室,也陸陸續續地出現一些成果,大量論文發往國際期刊。

國外的生物學家看的心急如焚,尤其是加入生物計劃組的人,拿著5000億美刀預算,現在完全比不了華國生物學家取得的成績。

他們等待的複製真菌,目前還在大海的貨輪上飄蕩。

在發論文方面,楊舟沒有做限制,畢竟生物學家也需要學術成績。

他們研究出的基因改良植物,在楊舟看來也非常簡單,連4級,5級植物都算不上。

現在有什麼研究成果,科學家大部分都發到國外的期刊上,國內當然也有期刊,可是因為全球科學家都在看國外的期刊,發在國內期刊也沒什麼人看。

這方面楊舟還沒時間處理,以他的影響力只要在國內的期刊上發表幾篇論文。

很可能就會讓國外的科學家也要想辦法訂閱國內期刊,甚至要學習中文。

楊舟現在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改造新植物上。

就連每天和唐悅打電話聊天,都被楊舟忽略了,他晚上也在自己實驗室待很晚。

其實這都是做給外面的人看的,楊舟每次進屋把門反鎖後,就去了自己的神秘空間中。

外面的人也不用擔心楊舟的安全問題,大家都習慣楊舟的實驗模式了。

楊舟喜歡獨來獨往,自己做研究,很少讓其他人幫忙。

“第1035次實驗!這次試試用藤蔓植物作為母體。”楊舟自言自語道。

選擇藤蔓作為母體倒是沒有什麼特殊含義,只是楊舟想到了金屬葡萄藤,猜測是不是藤蔓植物,更加適合改造成金屬鹼基植物。

既然金屬葡萄藤都能成功,那他也用葡萄藤或者其他什麼藤改造也許成功機率更大呢。

最好是複製出金屬葡萄藤,那就厲害了,楊舟可以完美將火種基因融合進金屬葡萄藤內。

楊舟選取了自己比較喜歡吃的那種紫葡萄種子,剛好是今天實驗室採購的水果,楊舟吃了葡萄剩下很多種子。

他將葡萄種子帶進神秘空間,利用系統自帶的合成功能。

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創世蘑菇抽取的亂七八糟基因往葡萄藤裡懟。

這種情況一般都會合成失敗,楊舟報著一絲希望,期待也許會出現成功。

胡亂改造證明不行,說明系統自帶的最佳化功能沒用,楊舟就要真的靜下心來,利用生物計算機,仔細對比基因,慢慢進行改造。

其中也有一套流程,精細化改造葡萄藤,楊舟是先讓葡萄藤朝著超富集植物方向發展。

楊舟根據學到的生物理論知識推測,金屬葡萄藤研究成功,應該是先從普通植物,變成吸收金屬的富集植物,再到大量吸收金屬的超富集植物。

這樣葡萄藤的果實、葉子、根莖應該都會金屬含量超標。

當超標到達一個極限後,也許基因就會產生變異。

金屬元素會變異到基礎基因的大分子當中,獲得鐵鹼基植物,這樣楊舟就算是改造成功了。

空間加速能力目前是128倍,早熟品種的葡萄成熟週期是90110天。

楊舟購買的這種紫葡萄,其實已經是生物學家改造過很多次的葡萄品種。

現在大家吃的水果比如西紅柿,最開始都是手指頭大小的小西紅柿,然後慢慢在人類的培養下變成了聖女果,再繼續培育西紅柿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