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沙灘實驗室可以找到更多複製真菌材料,就是現在大家還不知道這種材料的延展性,聽見吳爭說找人測試材料。

揚舟點點頭道:“剛好今天有空,那就一起去吧。”

吳爭當然沒有意見。

很快用水刀切割了一塊材料和揚舟一起去科院的材料實驗室。

吳院士在那裡認識熟人。

去的路上吳爭就在和揚舟討論,這種材料適用於什麼地方?

揚舟和吳爭都是生物學家,對材料的應用肯定沒有材料學家瞭解,他們也只能從表面去討論這種材料在什麼地方有用。

揚舟想了想說道:“從抗高溫、抗輻射,還有目前已知的建議情況來看,這種材料非常適合用在航空航天科技,當然我覺得用在可控核聚變,小太陽專案也非常適合,你們這些天有沒有分析材料的微觀結構?像是石墨烯不就是因為結構不同從而使脆弱的碳元素有超過鑽石的硬度嗎?”

的確有很多材料,因為分子結構的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屬性,甚至有一門專門的學科研究材料結構。

無論是微觀上還是宏觀上,透過不同的結構變化都能形成極具特色的特殊材料。

吳爭和揚舟的想法差不多,他也覺得這種特殊材料可以用在可控核聚變、航空航天飛行器上。

現在人類進入宇宙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宇宙中複雜多變的環境。

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輻射、高溫、低溫,航天器必須長期適應太空環境,人類想要邁入星際時代就必須要在材料上取得突破。

兩人很快來到科院的材料實驗室,而且還聯絡了工程院院士參與測試。

這名院士是材料方向的專家,他早就聽過楊舟的大名。

但以前大家研究的方向一個是物理材料方向,一個是生物科技,兩者基本沒有什麼關聯。

前段時間揚舟在生物領域有過一次演講,舉例了很多植物材料特性。

演講的內容也有部分傳到了劉帆院士的耳中。

這自然讓材料專家劉帆覺得哭笑不得,他們這些專門研究各種材料的人早就對植物材料進行過分析。

在古代人們建築房屋宮殿和雕刻多數都採用木質材料,但進入工業時代以來,人類的材料科技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木質結構雖然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並且成本低廉。

但終究因為材料的堅硬度,柔韌性,易燃燒等等原因,而無法應用於各種機器裝置上,更多的還是用於建築材料裝飾材料,比如木質地板,木質傢俱,木質裝飾物等等。

楊舟竟然想到生物材料,超越各種合金剛才,運用在航天航空中,簡直是天方夜譚。

當然劉帆還是很尊重攻克癌症的楊舟,沒有見面就拆臺。

劉帆招呼揚舟一行人去到科研材料實驗室,路上疑惑道:“楊教授是需要使用什麼材料嗎?”

不需要揚舟開口,吳爭就解釋道:“是這樣的,劉院士我們發現了一種特殊材料,他有極其優越的抗輻射性、抗高溫性還有堅硬度,我們想測試一下這種材料的延展性如何。”

劉院士聞言頓時來了興趣,他好奇道:“真有這麼優秀的材料嗎?”

如果這種材料真的非常堅硬而且還抗輻射抗高溫,這種材料的運用空間就實在太廣闊了。

專門研究材料的劉院士非常清楚,這樣的材料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

甚至他親自參與的專案中就非常急需這種材料。

材料學家活躍在各行各業,比如劉院士現在就掛名在多個實驗室,平時需要去這些實驗室指導研究材料,甚至還是鋼鐵廠的外聘技術總監。

聽吳爭的意思,這種材料並非金屬材料,再聯想他們的職業難道是植物材料?劉院士心中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