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反向挖人建實驗室(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舟注意到郝玶校長眼中的憂慮,笑道:“校長放心,不管國外給出什麼條件,我都不會出國,也不會去其他大學建實驗室,我會永遠留在華國,這裡是我的根!”
郝玶沒想到楊舟竟然直接給出承諾。
不過,都是成年人,有時候為了利益,承諾就是狗屁,他並沒有掉以輕心。
郝玶的心情還是好了不少,拍了拍楊舟的肩膀說:“放心,學校和國家都不會委屈你的。”
楊舟拒絕也沒有出乎森和俊意料之外,他又提出邀請楊舟成為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這下楊舟倒是沒拒絕了,因為這對楊舟有利。
成為名譽教授只是掛名而已,但這樣一來,反而會讓清北大學有點坐蠟。
想想看,人家京都大學都給名譽教授,清北大學還好意思讓楊舟一步一步從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這樣一級一級升職嗎?
規則,有時候就是用來打破的。
楊舟覺得清北大學估計不會真等1年後才給他提到教授了,也許可能破格提升他的職位,直接一步到位也不一定。
楊舟開始和森和俊討論起學術問題,尤其是關於利用轉錄因子修改蛋白,最終編輯基因程式碼。
森和俊非常激動,他這些年都在研究細胞基因蛋白,但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楊舟提出的一些方向,卻給他很大的啟發。
“森教授,其實我們可以聯合成立實驗室,歡迎你能來清北大學,我們能夠一起研究特殊蛋白,實現基因程式碼編輯!”楊舟發出邀請道。
等校長翻譯完,楊舟才對校長道:“校長,不如你也邀請森教授來我們學校任職,他是HAC1的發現者,也是最權威的專家,如果有他幫助,可能要不了多久,就能夠實現基因程式碼程式設計了。”
郝玶眼前一亮,心裡直呼好傢伙。
剛才他還沒想到這一茬,因為完全想象不到森和俊會願意來華國。
清北大學說實話完全比不上京都大學,看看人家的校友獎項排名還有校內頂級實驗室就知道了。
單是諾獎,就有11位!
世界大學榜單看起來清北大學領先京都大學,這就只能看看,不能當真。
森和俊今年63歲,作為科學家來說,早已經過了巔峰期。
他如今的工作,也不是在一線研究,而是作為老闆,帶領其他教授博士研究生進行實驗,或者充當大型企業、zf智囊。
楊舟邀請他來華國是他完全沒想到的,但這一刻,森和俊還真有些心動。
因為,楊舟的提議太香了,如果楊舟剛才和他討論的設想能夠實現,那他在有生之年,絕對能夠獲得諾貝爾獎。
去年他被諾貝爾獎提名,最終卻沒有獲獎,森和俊就知道這輩子靠著HAC1的研究應該無法獲得諾獎。
但HAC1煥發第二春,還能用在基因程式碼編輯,修改蛋白上,這樣一定可以獲得諾獎。
楊舟開創了基因程式碼學,是這門學科的創始人。
現在楊舟提出成立聯合實驗室,研究的東西其實就是一種基因程式碼編輯工具,類似於Cas9技術。
基因程式碼編輯工具,可比Cas9剪下掉某段基因高階的多。
楊舟和郝玶見森和俊神色複雜,久久沒有開口,便知道可能有戲。
兩人也不打攪森和俊思考,而是小聲交流起來。
“楊舟,你準備建的實驗室和基因程式碼編輯工具有關嗎?”郝玶疑惑道。
“有關,我現在知道兩條路線,一條已經大概有眉目了,比較簡便快捷,另一條就是剛才和森教授討論的依靠轉錄因子修改蛋白然後編輯基因程式碼,森教授如果能來清北大學最好,不能來也沒太大影響。”
“我的下個課題,是修改基因程式碼,改造雜交水稻,創造出一種新物種,讓水稻和大樹差不多,這個研究我還是希望放在清北大學實驗室的。”楊舟說道。
聽說楊舟下個研究方向竟然是主糧,郝玶很高興,點頭道:“好,水稻好啊,要是真的能做到胡蘿蔔那樣改良,咱們國家的土地又可以空出來很多了!”
“只要你想研究,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我們學校雖然比不上京都大學那麼財大氣粗,但幾百萬經費還是能拿出來的。”
“主要是一些實驗儀器比較花錢,如果森和俊願意加入,也可以讓他出一部分資金。”楊舟笑道。
剛才拉攏森和俊,讓他來華國,除了是對森和俊挖他作出回應,也是看重森和俊背後的資源。
作為90年代就成為頂級科學家的森和俊來說,這麼多年過去,他的關係網早已在生物領域盤根錯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