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考慮找職業經理,楊舟突然想到大學,清北大學可是有商學院的,何必捨近求遠跑去外面找人。

直接拉一大幫學生,來一次社會實踐不就把問題解決了嗎?

楊舟曾經可是學生會的人,要是能拉學生會的人下水,好像事情就簡單多了。

再加上這次算起來還是幫助本校畢業同學解決困難,又是幫助農民創收,相信還沒有畢業的同學們會很積極。

恰好臨近放假,再找一些學生打暑假工,楊舟想到一群清北大學生幫著賣菜就覺得有意思。

想到就做,楊舟本來是想賣神秘空間的蔬菜,為神秘空間的蔬菜找到合理的來源解釋。

結果恰好遇到鄧雲,雙方現在是一拍即合。

賣幾噸是賣,賣幾萬噸同樣是賣。

楊舟還有個非常巨大的優勢,那就是不用擔心成本太低的問題,神秘空間種出來的蔬菜幾乎沒什麼成本,賣多少就賺多少。

如果能夠形成產業鏈,將來還能繼續靠著蔬菜賺錢。

他也和前口村綁在一起了,有了幾千畝地,將來研發出什麼新品種植物,也有地方種。

這個公司楊舟打算長期開辦起來,甚至爭取吸引幾個商學院的大學生畢業也留在他的公司。

楊舟這個公司可不是單純的毫無科技含量的銷售公司,而是具備非常強大的科研實力的高科技公司。

在聯絡同學之前,楊舟先核算了一下成本。

鄧雲對外宣傳8毛一斤已經定下來了,那就不能隨便改。

每斤三毛利潤,一次最好賣510斤。

儘量爭取透過快遞的形式賣出去,每個快遞的所有額外成本必須壓縮到1.5元以內。

當然實際利潤因為有額外貨源的關係,肯定多不少,就算成本超出1.5也無所謂。

主要把渠道建設起來,將來幾千畝地,用上空間的泉水,4倍加速,隨隨便便就把錢賺回來了。

所以現在也不用考慮利潤,保證不虧本,資金鍊不要斷裂就算賺了。

楊舟掏出手機,開始翻找聯絡人。

多年大學生活的優勢也體現出來了,楊舟這裡有學生會的聯絡方式,也有幾個校園風雲人物的聯絡方式。

畢竟楊舟當年也是風雲人物,還是認識不少人的。

楊舟為了讓這次計劃成功,決定動用社會人脈。

畢竟清北大學的學生,很多人畢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楊舟先和現任學生會會長溝通了這件事,直接給他發鄧雲拍攝的短影片,然後告訴了前因後果,讓學生會幫著聯絡學生幫忙兼職。

這一任學生會會長王斌翔,現在正在攻讀社會學與經濟學雙學位,楊舟和他吃過幾頓飯。

王斌翔對楊舟也極為佩服,當年楊舟16歲上清北大學,他進學生會的時候,楊舟剛大四退出學生會。

他高考只考了651分,楊舟卻是730分的超級學霸。

很多人猜測楊舟要出國留學,結果楊舟選擇靜下心來在本校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