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的春節,來得特別冷。

這一年開春沒多久,楊志就找了老校長,然後把楊小瑤送去了小學讀書。

本來她才五歲半,還差半年才上學的,但是楊志擔心李惜太累了,管不了兩個小孩,所以就想著能夠早一個學期送過去,也好。

可是楊小瑤實在是太小了,根本什麼都不懂,每天連上學的路都不認識。

楊志送了兩天,實在是沒時間送,就找了老鄰居家的女兒小嬋帶著小瑤放學。

每天早上,六點半,小嬋就來李惜的店門口等小瑤,這個時候小瑤恰好起床吃完早餐了。

她哭鬧著不肯上學,李惜連哄帶騙的,哄著她跟著小嬋出了門。小瑤一路上哭,李惜就在家裡哭。

她問楊志:“就不能再等多兩年嗎?這才五歲半,別人都是七歲上學的。”

“我這還是認識老校長,人家才收呢,別人啊就算有錢,也不收的。況且,這上學是遲早的事情,你就算不捨得,也得捨得。”

李惜嘆了口氣,“我就是覺得她太小了。”

“小也沒辦法,你在家實在是沒空管兩個小孩。”

李惜只能預設了這件事情。

小瑤整整哭了一個月,上學才不哭,不過每天回來,也不知道寫作業,問她學了什麼,也說不知道。

李惜直嘆氣,這什麼都不懂的毛娃娃,這麼早就上學,哎,都不懂事呢。

不過楊志說得對,在學校,好歹有老師看著,要是在家裡,她天天忙著賣東西,根本就沒有人看著,這裡又這麼近路邊,要是被人抱走了,或者被車撞倒了,她可能都不知道。

還是在學校好一點,好歹有老師看著。

而且旁邊一戶人家的小孩,特別壞,上回還教小瑤和小文回家把硬幣拿出來砸,這種人遲早會教壞小瑤的。

她回學校,好歹有一些好的同學可以一起玩,不用在家裡天天去大馬路上跟著那些壞小孩東奔西跑。

過完年沒多久,有一天,楊志興高采烈地回來。

他喜氣洋洋地問李惜。

“你知道今天有什麼好事嗎?”

“什麼好事?”李惜看他這麼高興,自己也高興起來,雖然她並沒有什麼頭緒。

楊志也不賣關子,直接說:“你想想你一直以來最期盼的東西是什麼?”

“電話?”李惜一猜就中,她早就想有一部座機,好方便打電話給家給媽媽,所以她一猜就希望是電話。

楊志早就想裝一部電話了,可是,他去郵局問過,人家根本不願意裝,說是去西鄉的線路還沒有通,不可能專門為了他,就鋪一條線路。

而且,裝電話,還得交初裝費,初裝費要五千塊錢,電話一部要兩千塊,加起來一共七千塊。

他說這筆錢他出得起,就想早點裝,可是他找了好幾回郵局的那個經理,卻發現每次都是同樣的回覆:等著吧。

這一等,就從去年等到今年,直到有一次,一個比他還遲去申請的人,竟然比他還早申請到電話,早在上個月就安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