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三家是並排著開店的,所以看上去就是他們家的門口顧客絡繹不絕,整天不是有人來買日用品買水果糖果餅乾,就是有人上門買花生油,再不然,就是有人來修車。

而且老陳老兩口還開了個飯店,專門做那些上門來修車的人的生意。

這些來修車的人,大多都是外地的,不是西鄉的,這裡附近又沒有人賣飯,修車又不是一兩個小時就能修好的,有些難修的,還要一兩天,如果是趕在晚上之前修好,司機開走了,那還好。

老陳他們之前都是中午提供一頓免費的稀飯的,很多司機還來李惜的小店買榨菜。一個大桶裝著稀飯,從早到晚就沒空過,老陳媳婦一天天下來,淨在燒稀飯了。

但是晚上那一頓,總不能還讓人家吃稀飯吧。司機乾的都是體力活,就算是修車,也要跟著鑽車底修理的,一天下來,只吃兩頓稀飯,怎麼能行?

還有那些來榨油的人,用板車推著一車子的花生來榨成花生油,本身就又渴又累,榨花生油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榨好的,而且也不是單單一個人榨,很多人一起排隊,往往輪到自己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老陳也不是很吝嗇的人,有時候也請那些司機吃飯,但是一個兩個還好,一頓兩頓也行,一年下來,每天不停的好幾撥人來吃,那老陳種的田收的糧食都不夠別人吃的。

他知道幾個兒子都騰不出手來做這個生意了,要是他不開,那就是等於把這門生意拱手讓給別人了。

與其讓別人捷足先登,還不如自己先開個飯店。

就這樣,老兩口本來都已經是抱孫子的年紀了,又繼續幹活。

現在,整個西鄉知道,混得最好的,就是老陳一家老小了,就連他們家的小孩,走出來,也特別神氣。

所有人都羨慕老陳家這麼團結,在鄉下地方,很多家庭有幾兄弟的,往往為了分家,鬧得不可開交。

但是老陳家並沒有這些問題,三兄弟開的店鋪加上老陳的飯店,都是互相帶來客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楊志也感慨,自家也有兄弟三人,但是沒有一個能夠互相幫助的。說各自為政已經算輕了,不互相拆臺就可以燒高香了。

現在楊南就又給他出了道難題。

拖拉機他是不開了,但是按照楊南的性子,一直以來辦的事情,他就擔心,他把這輛拖拉機要過去,肯定沒兩天,就會撂在一邊。

老楊也是沒辦法,他現在對著楊志,整個都怯懦著。到了他這個年紀,知道自己說話已經不好使了,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用大嗓門來吼了。

他只是低著頭在那裡,等楊志的答覆。

楊志不忍心看到父親這個樣子,只好說道:“爸,你讓楊南來找我,當面說一說比較好。”

老楊以為他說這話的意思就是要答應了,於是高興地去叫楊南來找楊志。

楊南大搖大擺地開著摩托車來了,他下車的時候,感覺自己的腳下一滑,然後他聽到“吱”的一聲,緊接著,他看到小瑤和小文在他跟前大哭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捶地。

楊南嚇了一跳,想要問怎麼了,結果小瑤和小文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用手硬掰他的腿,嘴裡喊著“鴨子”“鴨子”。

他把腳挪開,赫然看到腳下有一隻鴨子,已經被踩扁了。

鴨子一動也不動,是一隻小黃鴨,估計才出生十來天,個頭不大。

李惜聽到哭聲,跑了出來,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情。直到看到地上的鴨子,和痛哭的小瑤和小文,她才鬆了一口氣。

她還以為是孩子被車撞了呢,她聽到了摩托車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