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惜其實並不懂這些東西,她也搞不清楚那些零配件的型號和規格。

每一顆螺絲在她眼裡,都是一樣的,每一個零件,她看不出到底同樣大小的軸承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一個要幾十塊,一個只要幾塊錢。

楊志無可奈何,也不勉強她,而是用筆在外包裝上寫上名稱規格和價格,這樣,即使他不在家,李惜也能夠看著上面的資訊去賣零配件。

弄好之後,他又用木板做了一個招牌,寫上“銷售汽車零配件”幾個大字,豎在門口。

來來往往的人,都看到了他們又新開了一項業務,路過車子的司機看到這幾個大字,也專門停車進來看看,有些老司機還會給點意見,告訴他們還缺什麼型號,可以去買回來補上。

漸漸的,大家都知道西鄉有一個店,什麼樣的零配件都有,即使沒有,只要告訴店主,第二天就會進貨回來。

而旁邊又有一家修車店,這家修車店是另外的人開,修車店不賣零配件,所以司機們就覺得,在這裡修車,既不會被坑修車費,又不會被迫買高價配件。

很多修車店都有很多貓膩,故意把小問題說成大問題,明明換顆螺絲就可以解決的,硬說要換整個零件,而且還必須買他們修車店裡的零配件才能換,司機要是自己去買零件回來,他們還不願意安裝修理。

但是林天的修車店不是這樣,隨

(本章未完,請翻頁)

便別人喜歡去哪裡買零配件都行,自己帶來的舊的二手的,他也照樣換上去。要是有人問起哪裡有新的賣,他才會推薦去楊志的店裡買。

司機看他自己不賣零配件,心裡就增加了一度好感,又去到楊志的店裡,看到那些零配件的價格和紹城的汽配市場的差不多,店家也實誠,有時候甚至拿出進貨單,讓司機們看價格,說自己只是加了一點運費在價格上,並沒有多賺,他們的好感度又增加了。

久而久之,一傳十,十傳百,只要是走這條路的貨車司機,都知道了楊志的店厚道,林天的修車店踏實。那些卡車司機寧願排隊等林天修車,都不去別的店修,也不去別的店買。

其他人本來也有心在路口兩邊自己家的宅基地上建房子賣配件和修車,看到他們聯手做得這麼好,自己就算硬插一隻腳進去,也分不到一杯羹,也就沒有這個打算了。時間一長,楊志他們沒有競爭對手,生意越來越好。

生意好了之後,楊志掙了錢,先是履行第一個承諾,挖水井。

李惜平常去的一個鄰居家的水井挑水,洗衣服,洗菜,都是去一家距離一百米左右的肥王家。

肥王是一個重達兩百斤的胖女人,生了四個孩子,老大是男孩,最是調皮搗蛋,然後是兩個女兒,大女兒還好一點,比較懂事,小女兒就驕橫跋扈,小兒子還不懂事,只是整條拖著鼻涕跟在哥哥姐姐後面跑。

這幾個小孩,跟小瑤小文的年齡相差不多,除了老大比小瑤大了兩歲。

李惜平時並不干涉孩子們和誰玩耍,唯獨肥王家的孩子,她是又驚又怕,因為這幾個小孩整天都是髒兮兮的,又偷錢,又偷別人家的東西,又打鄰居的小孩。

小瑤和小文是比較安靜的,雖然在家也是很鬧騰,但是去到外面,都是比較靦腆。

所以,她們和肥王家的小孩一起玩,總是吃虧,不是被打,就是被搶玩具。李惜看了心疼,只能禁止自己家的小孩和他們玩。

(本章完)